集美学村建筑
(1) 尚忠楼群: 尚忠楼位于今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内,系陈嘉庚主持兴建的一幢欧式建筑。该楼由原尚忠楼加上扩建的尚忠楼东部合并组成,建造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原尚忠楼为三层19间,1921年2月竣工;尚忠楼东部为四层23间,1954年9月竣工,扩建后合计四层42间。早期尚忠楼为集美学校女子师范部教学楼,并与文学、诵诗、敦书诸楼合称“集美学校女学”,战后改为集美商校校舍。新中国成立后到1964年为集美中学教学楼,之后调整为财校校舍。现为集美大学学生宿舍楼。
诵诗楼
建成于1921年2月,时为集美女子中学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后改为集美高级商科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学生宿舍。该楼坐东朝西,共3层,建筑面积2949平方米。平面呈前廊式布局,建筑外墙以红色清水砖为主,花岗岩作装饰镶砌,内部为砖木结构。屋顶为西式双坡顶,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山花、拱券、栏杆及窗套均为西式装饰。
敦书楼
建成于1925年8月,时为集美女子小学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后改为集美高级商科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学生宿舍。该楼坐西朝东,中部门楼及南翼3层,北翼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707平方米。平面呈前廊式布局,南北两翼为拱券廊,门楼一、二层为圆拱和尖拱相结合的西式券廊,三层为中式传统柱廊。门楼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绿色玻璃瓦。两翼屋顶为双坡顶,外廊为平顶,屋面铺红色机平瓦。门楼屋檐及山墙装饰闽南传统的木雕垂花及灰雕泥塑,柱头、拱券及栏杆则为西式装饰。
(2) 允恭楼群: 允恭楼又名航院四号楼,地址在集美嘉庚路一号,坐落于崇俭楼东侧,1923年8月落成,共三层44间,面积2944平方米,为美式风格建筑。因外墙为白色,且形似白宫,故又称白楼。1983年加高为四层。现为集美大学校内办公楼。
崇俭楼
建成于1926年2月,时为集美商科学校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后为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学生宿舍。
该楼坐西朝东,系双角楼式砖木结构楼房,共3层,建筑面积1364平方米。现面呈前廊式布局,门楼、角楼及三层长廊为拱券廊。屋顶为三翘脊硬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绿色玻璃瓦,角楼屋顶为平顶,红砖铺面。主体以红色清水砖墙承重,花岗岩作装饰镶砌。角楼以粉白色为主色调。角楼、门楼、柱式和栏杆等均作西式装饰
克让楼
建于1950年,时为集美水产航海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学生宿舍。
该楼坐西朝东,共3层,建筑面积1749平方米。平面呈前廊式布局,东面设六角形过廊。外墙为砖石砌筑,内部为砖木结构。双坡西式屋顶,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栏杆作西式装饰,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
(3) 南侨楼群: 华文学院南侨建筑群位于集美龙舟池西面以北,系陈嘉庚受中侨委委托于1953—1959年主持兴建。主建筑群共四排十六座,命名为南侨第一至南侨十六。楼体坐北朝南,顺池畔坡地而筑,由低至高。首排平屋,末排四层,逐排加层拔高。南北楼距16—18米,东西楼距4—8米。环境幽雅,楼宇壮观,美仑美奂。
(4) 南薰楼群: 建成于1957年的南薰楼呈Y字型,由一座15层的主楼,以及两座6层的副楼组成。
15层的主楼结构更加复杂。由于这是一座从下到上由大变小的塔楼结构的建筑,每隔几层,建筑的结构就发生变化。
黎明楼:建于1958年,时为集美财经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中学教学楼。
该楼坐北朝南,依地形而建,中部6层,其余4至5层,砖石木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平面呈双角楼、前廊式布局,第3层为拱券廊。勒脚下为花岗岩条石砌筑,主楼承重墙为红色清水砖砌筑,花岗岩石作装饰镶砌。角楼承重墙为花岗岩条石砌筑,红色清水砖作装饰镶砌。楼面视承重分别采用竹筋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屋顶中部为单檐歇山顶,上铺绿色琉璃瓦,屋檐下有大斗拱装饰。两翼及角楼为双坡顶,上铺红色机平瓦。2003年进行加固维修,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道南楼
系陈嘉庚生前亲自规划和设计的代表性建筑,1964年建成,时为集美财经学校教学楼,现为集美中学教学楼。
该楼坐北朝南,由9座连体建筑一字排列,总面宽176米,进深18米,总建筑面积15566平方米,砖石木混合结构。中部主楼高7层,两翼分别为5层和6层共4组建筑相间排列,其中4座5层建筑设前外廊。9座建筑均以花岗岩条石为基础,承重墙为块石和红砖混合砌筑。楼面视承重分别采用竹筋混凝土板和钢筋现浇混凝土板。屋架为木屋架,中部主楼为燕尾脊重檐歇山顶,两翼为燕尾脊单檐歇山顶。9个中式大屋顶采用红、绿瓦相间铺设,其中5个以绿色琉璃瓦铺设,屋檐下置大斗拱,其余4个屋面铺红色机平瓦。由于白蚁蚀食,1991年屋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003年进行了加固性维修。该楼是嘉庚建筑中的精品之作。
(5) 科学馆:科学馆坐落于集美集岑路2号,建于1922年9月。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1949年11月再次遭国民党飞机轰炸,1951年修复,现为集美大学科学馆。
该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657平方米。门楼及角楼为4层,两翼为3层。建筑设前后廊式,一楼为拱券廊,二楼为方形廊、中间装饰哥特式圆柱,三楼设前后阳台。屋顶为西式双坡顶,铺红色机平瓦。外墙以粉白色为主色调。门楼及角楼山墙装饰丰富。柱头、屋檐及山花作巴洛克式装饰。
(6) 养正楼:养正楼坐落于集美集岑路3号,1926年9月建成,时为集美幼稚师范教学楼。抗战期间,被日军飞机轰炸受损,1946年修复后改为集美小学教学楼,现为集美幼儿园使用。
该楼坐北朝南,砖石结构,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呈西班牙式建筑风格。平面为后廊式布局,后廊中部为外突半圆形敞廊。主体建筑为二层,中部设塔楼共四层。屋顶塔楼为多坡顶,翼楼为双坡顶,角楼为穹隆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外墙以花岗岩条石为基础,红色清水砖墙承重,塔楼、角楼、门廊、墙柱及屋檐装饰为黄、白两色。中部入口处设4根罗马柱承托外挑式阳台,使整个建筑立面富于变化。东、北面外延15米,南面以围墙为界,西接尚忠楼群保护范围,以盛光路为界。
(7) 群贤楼群:厦门大学群贤楼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厦门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场上.以居中建筑、装饰最考究、体量也最大(2725平方米)作校办公用的群贤为名.东边为集美、映雪.西边为同,安、囊萤.建于1921-1922年,建筑面积9576平方米.为陈嘉庚独资兴建厦大的主楼群.囊萤、映雪很长时间作学生宿舍,现已调整与同安、集美一样做教学、科研用房.楼群最大特色": ①古今、中西合璧式.②楼梯石板悬挑式.③清水雕砌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吉祥:图案式.在当时,三大特色均是独一无二,为此,1989年后厦门市把它定为古建筑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建筑群
厦门大学坐落于厦门岛南部,北倚五老峰,南面隔海与漳州南太武山相望。厦门大学建筑群包括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共15幢建筑。
(1)群贤楼群:贤楼群包括映雪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囊萤楼5幢建筑。
群贤楼群兴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这是厦门大学的首批校舍。群贤楼群动工兴建时,为了表达陈嘉庚自己教育兴国的决心,特地选择5月9日(即国耻纪念日)作为校舍奠基日。校舍落成后陈嘉庚将1号及5号楼分别命名为"映雪楼"和"囊萤楼"。"映雪"、"囊萤"二语,出自古人孙
康、车胤不畏贫困、勤奋好学的典故。2号及4号楼,陈嘉庚则以"同安"和"集美"两地名命名,表达了嘉庚先生为振兴家乡、办好国民教育的决心。中间主楼落成时,有人建议取名为"嘉庚楼",当即被嘉庚否定。又有人建议以"敬贤"(嘉庚之弟名)命名,陈嘉庚经过一番思考后,改"敬贤"为"群贤",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意。时群贤楼、同安楼和集美楼为教学楼,映雪楼和囊萤楼为学生宿舍楼。1938年5月至1945年8月,厦门沦陷期间,厦门大学成为日寇军营,校舍受到极大破坏。1946年厦大复校后,对群贤楼群等进行了修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再次维修。
该楼群呈"一"字形排列,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映雪楼和囊萤楼为三层建筑,建筑面积均为2316平方米,平面均呈双角楼内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双坡西式屋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开尖拱形窗,三楼设前廊,8根西式圆柱承托屋檐。两楼3楼中亭亭楣上分别镌有陈嘉庚和陈敬贤手题的"映雪"、"囊萤"两字。集美楼和同安楼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分别为1062平方米和1096平方米。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平面呈前廊式布局,一楼为拱形廊,二楼为方形廊,廊中间装饰西式顶檐柱。屋顶为双翘脊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同安楼和集美楼的楼名分别为时任厦门道道尹的陈培锟和原思明县县长来玉林手书。群贤楼平面呈"T"字形,建筑面积2593平方米。前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中部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两翼为双翘脊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及屋檐下有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群贤"楼名为时任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手书。各楼之间以双坡顶木廊相连。
(2)芙蓉楼群:芙蓉楼群因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祖籍南安芙蓉村而得名,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嘉庚风格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芙蓉楼群共有四幢,以芙蓉湖为圆心形成半合围形,主体建筑高三层,局部加高为四至五层,都是中式屋顶、西式屋身的外廊建筑样式。楼群建在演武场东北面环洼地边缘上。 建筑面积15387平方米,除芙蓉三作简易教工住宅外, 其他三幢始终作为学生宿舍。楼群最集中
特色为屋体西式,屋面中式。又是红砖绿瓦,象征吉利永恒。 芙蓉楼群建成之后,从1957年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来,国家又陆续大量地在其周围建了大量各类校舍(主要是学生生活用房), 形成一个密集的建筑区。
(3)建南楼群:建南楼群由成义楼、南安楼、建南大礼堂、南光楼、成智楼5幢建筑组成,建于1951年至1954年。时成义楼为生物馆,南安楼为化学馆,建南楼为学校大礼堂,南光楼为物理馆,成智楼为图书馆。2000年至2003年维修。
陈嘉庚创办学校从不为自己留名,但对他人的支持和赞助,却铭记于心。李光前先生长期竭力资助厦门大学,故芙蓉楼群和建南楼群的命名多与李光前有关。李光前祖籍为福建南安芙蓉乡,故有芙蓉楼群及南安楼之名。"成义"、"成智"则以李光前的亲属名来命名。而"建南"大礼堂则是与集美学校的"福南"大礼堂相呼应,两者合起来即是"福建南部",寓意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是福建南部教育基地。
建南楼群建于一山冈上,沿山势呈半月形围合排列,南临上弦体育场,故又称上弦楼群。外轮驶入厦门海域,即可看到这组巍峨壮观的楼群。中式风格建筑建南大礼堂位居中央,其余4座西式风格建筑分列两侧。成义楼、南安楼、南光楼、成智楼4幢楼的结构和形制基本相同,均为3层建筑,平面呈内廊式布局,石木结构,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屋顶为双坡顶,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开拱形窗,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4幢楼的建筑面积分别为5710平方米、4614平方米、4518平方米和3848平方米。建南大礼堂前部为门楼,后部为礼堂主体,石木结构。门楼共4层,建筑面积5578平方米。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山墙及屋檐下作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一层入口门厅矗立着4根西式廊柱,廊后为花岗岩砌筑的三开间厅堂,立面套嵌精雕细凿的辉绿岩"门贴脸",厅堂设三道紫红色对开大门。礼堂为单层,屋顶为西式双坡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该建筑群系嘉庚建筑的精品和代表作,也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