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岷山片区是大熊猫分布区域较多的区域,横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5个市(州),面积10013平方公里,野生大熊猫数量656只。
邛崃山-大相岭片区是大熊猫分布广的区域,位于成都、眉山、雅安、阿坝等4市(州),面积10164平方公里,野生大熊猫数量549只。
秦岭片区分布的大熊猫为秦岭亚种,是大熊猫分布纬度高、密度大的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宝鸡、汉中、安康4市,面积4386平方公里,野生大熊猫数量298只。
白水江片区、甘南片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甘南自治州,面积超过2571平方公里,甘肃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32只,比第三次调查增加15只,增长12.8%。
历史沿革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其中四川境内有1387只,甘肃境内有132只,陕西境内有345只。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川陕甘三省大熊猫保护区面临着栖息地被分割、食物链遭断裂的危险。此外,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核心区均在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域,地表生态遭受不同程度破坏。有关专家介绍,与传统的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公园特点是保护面积更大、保护力度更强、栖息地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更高。在此基础上,可恢复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联系,扩展大熊猫生存空间。
2014年10月11日,四川省有关部分探索建设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6年5月30日,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出台,四川将探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6年6月中旬,四川、陕西、甘肃分别通报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的进展,讨论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体方案编制工作中相关问题并达成共识。
2017年4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印发,2017年争取取得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初步成效,2020年前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结合试点进展情况,研究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7年9月26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印发。
2018年2月7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荣誉及其他
一、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改革,由一个部门统一行使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
二、国家公园设立后整合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履行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生态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社会参与管理、宣传推介等职责,负责协调与当地政府及周边社区关系。可根据实际需要,授权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履行国家公园范围内必要的资源环境综合执法职责。
三、分级行使所有权。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功能重要程度、生态系统效应外溢性、是否跨省级行政区和管理效率等因素,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其中,部分国家公园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其他的委托省级政府代理行使。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
四、按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国家公园可作为独立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依法对区域内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实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
五、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构建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国家公园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机制。中央政府直接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地方政府根据需要配合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省级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中央政府要履行应有事权,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国家公园所在地方政府行使辖区(包括国家公园)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责。
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相关部门依法对国家公园进行指导和管理。健全国家公园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公园空间用途管制,强化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等工作情况的监管。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定期对国家公园开展监测。构建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及统计分析平台。加强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状况、环境质量变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对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举报制度和权益保障机制,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