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品牌网

全国服务热线:

品牌商入口
关注:  

扫一扫关注品牌网

看《大秦帝国》 学习其中蕴含的企业经营之道

2013-06-10   16:13:33

作者:admin

蕴含 帝国 学习 企业 经营之道
看《大秦帝国》 学习其中蕴含的企业经营之道导读:

蕴含,帝国,学习,企业,经营之道

看《大秦帝国》 学习其中蕴含的企业经营之道(图1)

商鞅成功变法,让秦国崛起的关键:敬贤、敬法、共心、共魂。

1、敬贤论:如能助秦强盛者,将与君共享秦国。

秦国自穆公称霸后,国力逐渐衰弱,时常遭受霸主国魏国的欺凌,秦国素来尚武,而忽略治国之道,然周边诸侯强国林立,虎视眈眈。秦国新君秦孝公开始意识到:穷兵黩武,无疑会断送国家前途,遂颁布招贤令以中兴秦国霸业,其中有一条:“如能助秦强盛者,将与君共享秦国”。于是各国士子纷纷入秦,其中法家士子商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临终前还打算将帝位传给商鞅,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和气魄。

阅其招贤令让人油生敬意:秦公赢渠梁告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继位,尝思国耻,悲痛于心,今,赢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当企业感叹没有人才时,须不知,其所缺的是能与人才分享的胸襟与气魄。如果敢分享财富、敢批驳自己、敢接受天下人才,还能不聚人么?古人秦公尚能如此重视人才,何况我们今人呢?看看秦公的招贤令,想想当今企业的招聘,不禁汗颜。特别是秦公布招贤令后,各国士子纷纷来到秦国,高度重视,但也不盲目任用,而是不惜代价用三个月时间让其考察秦国,然后拿出方案,以才定岗。

2、共心论:君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在商鞅分析完强秦九论之后,直陈赢渠粱变法三难希望得到赢渠梁的认可:1、竭诚拥戴变法的新锐骨干,居于枢要职位;2、法制不避权贵,宫室宗亲违法与庶民同罪;3、国君须对变法大臣坚信不疑,不受挑拨,不中离间。三难,处处都在骨节之处,就是放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管理人都是做不到的,在众多的制度中都会有一条:总经理特批款项。而赢渠梁却向商鞅对天发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商鞅大为感动: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作为秦国君主,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商鞅变法,是变法得以成功的基础,松柏指的是商鞅,作为变法谋士,他制订了变法的全套方略,并且不留情面雷厉风行地推行,正因为有“青山松柏”亲密无间的合作,才有变法的成功与秦国的富强。上下同欲,惺惺相惜,永不相负——这正是如今企业缺少的精神。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帮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企业与员工若能实现青山与松柏般的关系,何不成大事。

3、共魂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秦国的国歌,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八个字,无论是在比较艰辛的时刻,还是在比较激励人心的时刻,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山野里,每次响起,都会让我肃然起敬。无论是衣衫褴褛的老秦人,还是衣着华贵的世族,他们对老秦国的期待都是令人振奋的。

多数企业有自己的口号,如何能够达到秦人之境界,是当下企业思考的重点。造人先造魂,团队必须有灵魂,让其深深扎根于员工心中。这个魂不是单纯个人梦想,而是全民共同的梦想。当然,这个魂往往从首任指挥官身上挖掘与体现出来的。

4、敬法论: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鞅变法强秦,以法治国。通过推行强秦九论,让贫穷落后的秦国走向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特别是让法治理念深入民心,能人所不能改变的境界。在实施变革当中,不乏血的代价,商鞅不畏强权势力,秦公不避亲人,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追求法治、完善法治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如果说企业还不够强大的话,其关键还是在于法治精神,造成制度执行不能彻底,多数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手段,缺乏强有力的高层支持。

《大秦帝国》值得一看,这种励精图治、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这种从弱小到强大的管理大道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大秦帝国》到底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其一,从组织变革的角度看。

商鞅变法作为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成功的政治经济变革运动,短短二十年,使秦国一个弱穷西陲小国成为一个强盛帝国,国富民强,为以后秦国一统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组织变革是极不容易的,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要改变一个组织延续百年、根深蒂固、骨子里的东西是难上加难。一是组织领导人(国王、董事长)要有强烈的变革之心,能自始至终、矢志不渝,以"铁腕"手段推动,变革不成功"死不罢休",全力以赴;二是要有好的变革方略、谋略以及变革谋士、担当,没有好的出路、变革之策,如何变?变向何方?分几步走?谁来出谋划策,谁来推动变革,担当重任?此两者是连在一起的,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没有好的谋才,不会有科学、因地制宜的变革之法,没有强有力推动者,光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能执行到位,落地有声,更不会有好的成效、结果。因此,变革重在执行,比较难也在执行,因为牵涉到很多人、很多利益团体的切身利益,更是场政治上的较量和战斗。

其二,从中高层管理层面看。

到底是企业高层重要,还是中层重要?传统观点是企业高层重要,没有高层不会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各种资源的整合、关系的协调,但比较新的观点认为,企业中层决定企业的成败。有好的战略、想法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推动,战略变不成现实,只能是空想。而中层是连接高层、基层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是企业运行变革的中坚力量,变革者、执行者、推进者。因此,作为企业高层一是制定战略整合资源,二是选择人才,共同组建成无坚不摧的团队,方能打赢这场"变革"之仗。高层不是十全十美"多面手",必须会招人、选人、用人、留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位置上,天时、地利、人和集一体,创出一番伟业。从秦孝公到卫鞅及其追随者可联想到此点。

其三,从经营人才层面看。

都知道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如何发现人才和识别人才?通过哪种途径找到人才?如何吸引人才过来?如何用好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除定企业发展方向外,寻找人才是企业领导者的第一要务。秦孝公在百里奚老人指点下,跳出秦国局限,遍布山东诸侯列国张贴"招贤令",以重金吸引人过来,广开"国门",招贤纳士,在识别、考核人才方面,以三月为期,让"贤士"深入基层郡县体察民情,考察官吏,拿出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士子的才能安排到各部门任职。好比现在的新进大学毕业生,先从基层做起,到基层实习,了解企业情况,后逐步提拔重用,不可能马上就有好的位置等着你,必先经过磨练,后才能担当重任。又比如盖房子,有木栅、椽子、大梁等,而栋梁是比较难得的人才,也是比较重要的,是企业之根本、之基石。找到栋梁,给他一个实施抱负、施展才华的舞台,发挥他的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四,从执行力角度看。

《大秦帝国》是部关于企业法制建设,以"法"制"企"的好读本,更是关于执行力的好素材。现在流行执行力,反映出很多企业执行力低下,有好的战略、计划、方案,就是执行不力,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比较后不了了之,坚持不下来,受到阻扰或反对意见就不得不"流产".因此,一是坚定信念,定下来的东西义无反顾的执行到底,不半途而废,中途夭折;二是有好的制度、法律作为好的保证,奖励好的遵守者,惩罚违法者,"惩恶扬善";三是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都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包括制定者,都得受法的制约、约束,触犯"高压线"就得受到惩罚,使他永不再犯,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都成为尊法守纪好的典范。

其五,从企业法治角度看。

企业管理,以前是以经验管理为主"人治",到后来以科学(制度)管理为主"法治",到比较后以文化管理的"人治",即"自治",三个阶段。人治(被治),到法治,到人治(自治),实现无为而治。刚开始人少的时候、创业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人治,但经过一个阶段必须实行法治,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管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培育一种好的氛围和企业文化,创造一种好的秩序,激励人积极向上创造业绩,抑制消沉、不劳而获、"好吃懒做"、"投机钻营"之辈,实现企业效益提升、富强、腾飞。

其六,从企业创新变革角度看。

市场环境在变,消费者、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已成定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变则昌,不变则亡,停止不前沉醉在眼前成绩只有死路一条,比较终只有被竞争对手"吃掉",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只有从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流程创新,直至组织结构本身进行一场变革,寻找一种新的突破口,不断否定自己,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法治"而非"人治",使企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走上一条变革图强之路,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成为行业领军,使企业永领不败之地。

《大秦帝国》教给我们的还很多很多,不但是组织变革,由弱变强的案例典范,更是教导我们如何树立科学、理性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更是一种精神,积极向上,勇于变革,发奋图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立企之本,立身之本,立世(市)之本,吃透它,领会它的精髓,运用于自己的企业运营中便是一种财富和资本。

让"变"、"变革"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贯穿于我们工作生活中各个层面,定会脱颖而出,有所作为,自己和企业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富足。

相关推荐

企业管理:管理需要规则原则兼备

企业管理:学会踩刹车比学会踩油门更重要

企业管理:从《士兵突击》许三多看组织变革

企业管理要向百年老店学习持续经营之道

来源:品牌网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推荐看《大秦帝国》 学习其中蕴含的企业经营之道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猜您喜欢

相关新闻

加盟排行榜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