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用省专家组组长、江苏省文物局文保处处长束有春的话说,这确在是几间再普通不过的江南民宅,但就因为这里诞生了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兄弟“三杰”,这座小型民居成了江阴城区积淀了深厚人文底蕴的建筑,故宅修复保护的每一步都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故居自1989年对外开放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整体大修,屋面、地面、地板等都已出现了不同程度损坏。吴良镛、郑孝燮等五名学部委员率先发出了保护呼声。当故居保护与城市道路建设再度发生矛盾时,闵慧芬等3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再度联名呼吁保护,提升其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各界的呼声,引起了江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定在道路改造进程中改变原有道路规划设计,在原址保留故居,并进行全面修复。
整修
过修缮的故居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和格局,依旧是三开间两进两侧厢八个小天井,只在外墙转角等三处作了细微的改动。进门的墙角边,当年由刘氏兄弟父亲刘宝珊植下的两簇红天竺也依旧灿烂。之前倾斜的门柱已然“扶正”,破碎零落的方块被重新整合,与新添的方砖结合成新铺的地面,新旧分离,独具特色。为了减少车辆过往对故居建筑带来的频繁震动,修复中还专门作了减震处理。据了解,这次重新布置,不再恢复之前刘氏兄弟纪念馆的功能,而是纯粹复原故居功能,即展示刘氏兄弟的生活起居环境,分别布置序厅、私塾、思夏堂、纺织间、卧室、厨房等经。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为了使旧民居在周边高楼大厦的现代环境下不过于孤立突兀,故居所处的交通岛被打造成一个光明园绿岛,除了故居本体建筑外,还包括半农圃、流芳曲、北茂苑三个花园以及《光明行》下沉广场、音乐桥、光明街等系列景观。修复后的故居,得到了刘氏后裔的一致首肯。 刘氏兄弟纪念馆是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
人物
刘半农
(1891~1934),名复,原名寿彭,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追求真理,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他是白话诗歌的拓荒者,现代民歌研究的带头人,具有开拓精神的杂文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的语言学家。
刘天华
(1895~1932),原名寿椿,半农二弟,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他是民族乐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将二胡、琵琶的表现力发挥前所未有的境地。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不朽名曲,而且还培养了大批二胡、琵琶演奏传人。
刘北茂
(1903~1981),原名寿慈,半农三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天华逝世后,刘北茂继承其兄“改进国乐”的遗志,先后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在江阴市人民路与君山路的交叉路口,车水马龙、高楼林立。有几进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依旧安静、固守在道路中央。这里是刘氏三兄弟故居。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这座江南民宅终于完成一次历史性的修复,成为江阴市西大门的一个亮点。刘氏兄弟故居的修复工程通过了省专家组的竣工验收,随后正式进入布展阶段,春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
馆内建筑
纪念馆由文化部部长朱穆之题写馆名,著名女作家谢冰心为纪念馆写了序文。陈列分“事迹介绍”和“故居景点”二大部分六个展室,共陈列展品300余件。
第一展室
为刘半农事迹介绍。陈列着刘半农“一生三变”的主要展品;“才子”时期的《黑肩巾》、《财奴小影》、《托尔斯泰之情书》等鸳鸯蝴蝶派作品;“闯将”时期的《灵霞馆笔记》、《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等先后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五四”文学革命檄文;“学者”时期的《半农杂文》、《瓦釜集》、《扬鞭集》和在留法学习时曾获1925年国际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国语运动史略》,以及首次给汉语四声以科学定义的《四声实验录》。同时还陈列了1925年创制的两种“刘氏声调推断尺”,以及他的摄影、书法、考古等作品、文集;还有他生前使用的打字机、照相机,有关论文手稿等遗物。
第二展室
为刘天华展室,陈列有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流水》、《闲居吟》、《改进操》等曲谱手稿;生前使用的二胡、古琴、唢呐、小提琴、琵琶等乐器及1931年德国高亭公司为他灌注的二胡、琵琶曲唱片各一张;陈列物中还有刘天华为梅兰芳访美演出而编写的中国第一部五线谱中英文京剧谱本《梅兰芳歌曲谱》;刘天华创办“国乐改进社”等有关珍贵文物。
第三展室
是刘半农青少年时期的卧室,按当年刘半农在江阴“完婚”时的原状陈列。墙上还悬挂他当年在常州府中学堂的学习结业证书和当年与夫人朱蕙一家合影照,书桌上陈列着他当年使用过的考篮、书箱等遗物。
第四展室
是刘天华青少年时期的卧室,陈列了当年刘天华使用的床、桌、椅等用品以及刘天华生前的拉琴画像。
第五展室
为刘氏兄弟当年的厨房,基本按原貌布置。1920年刘天华在开封学古琴染湿疹回澄,刘天华曾在此借炉火熏烤止痒,坚持练习琵琶。
第六展室
是刘北茂事迹、刘氏兄弟逝世后全国各地人士纪念和继承他们事业的事迹介绍。陈列着刘北茂生前使用的二胡、古琴和部份手稿、作品等遗物资料。陈列着蔡元培、张恨水、德籍音乐家雷兴等著名人士关于刘氏兄弟的纪念文章、挽联、纪念物等。还成列着有关学术团体、出版社出版的纪念文章、学术论文、书籍、图片等。纪念馆还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酱台”、“竹园”等遗迹和景点。
刘氏兄弟纪念馆设有资料室,珍藏着刘氏兄弟的多种资料、遗物以及近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沈尹默等大师馈赠的字画、扇面等纪念物2000余件。
开馆
在人民路这条车水马龙的主干道上,一座具有清末江南民宅特色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宛如江河中的一
个小岛,于喧嚣和繁华中体现着别样的安详和宁静,这就是江阴人引以为傲的刘氏三兄弟故居。2007年5月1日,经过修葺和改造的这座老宅子,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座二进六间二侧厢的建筑,三个天井和一个庭院间隔其中,总面积400多平方米,占地不大,却幽深别致,老井、月桂、天竺、腊梅、青砖石瓦……古朴中流露着情趣。
2006年,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对刘氏故居实施全面维修,并将刘氏兄弟的文化元素结合在周边环境的美化、绿化之中,建成“光明园”绿岛。去年年底,故居维修工程结束,并于1月底通过了省文物、古建专家组成的专家验收组的验收。
文物来源
文化部门面向社会征集了一批老家具、老器物,还有一些热心市民捐赠了一批老家具,按照上世纪20年代刘家的生活起居形式,刘氏故居进行了重新陈列布展,并点缀以一则则刘氏三兄弟的小故事,市民不仅能感受“刘氏三杰”的风采及他们的家族史、成长史,还能重温当时的居家民俗。故居免费对外开放。
刘氏兄弟
刘半农,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他首创了“她”字,1920年6月,刘半农在《“她”字问题》论文中,以缜密的论证,介绍了他所创造的“她”字。3个月后,刘半农写了一首著名的白话诗《叫我如何不想她》,诗中表达的对乡土思念、祖国眷恋之情,引起了千百万读者的共鸣,而“她”字也便推广开了。而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与钱玄同两人搞起了“双簧”,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历史佳话。刘半农潜心于语言学研究,但不幸的是1934年他带领学生到内蒙古考察当地语言时染上回归热,不久在北京去世,举国上下一片叹息。
刘天华(1895~1932),民族音乐家。江苏江阴人。原名寿椿。刘半农之弟。1909年进校,1911年本校肄业。辍学归里后,曾参加“反满青年团”军乐队。翌年赴沪参加“开明剧社”乐队。1914年返里任教。次年受聘于本校(时称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任音乐教师,组织学生军乐队和丝竹合奏团。其间还曾向周少梅、沈肇洲学习二胡、琵琶,并专程赴河南学琴,向僧道和民间艺人学习多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乐谱,开始音乐创作。1922年北大音乐传习所执教,先后还任过北京女高师丶北京艺专丶北平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教职。 1927年与友人成立“国乐改进社”。后又创办《音乐杂志》,开设乐友社,积极提倡民族音乐革新,并经营乐器、乐谱。先后学习过三弦拉戏、昆曲、小提琴、和声学、理论作曲等。在广泛学习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基础上创作了《病中吟》、《月夜》、《悲歌》、《除夜小唱》等。用五线谱和工尺谱准确地记录了梅兰芳唱腔,搜集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编写了47首二胡练习曲、15首琵琶练习曲,奠定了二胡专业创作和演奏的基础。代表作品有二胡曲《良霄》、《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歌舞行》等。
刘北茂原名寿慈,1903年生于江阴城内西横街。刘半农、刘天华之胞弟。在其兄影响下,自幼酷爱诗词、音乐。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文系,先后从事莎士比亚作品选读、诗学、作文指导等专业英语课的教学和研究。为继承二哥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志,刻苦钻研二胡、琵琶演奏技巧,从事民族乐曲的创作实践。1942年毅然放弃西北联合大学英语教席,转任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教授,全力投入音乐教学、创作和演奏工作。所作《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小花鼓》等二胡独奏曲在解放区广为流传,并成为二胡演奏和教学的常用曲目。1947年参与演出人民音乐家聂耳名曲《翠湖春晓》。解放后,任中央音乐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一生创作百余首二胡独奏曲。晚年,双腿瘫痪,病魔缠身,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尊敬,创作《哀思》和《流芳曲》。1981年9月24日去世。
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长达60多年的历史跨度中,刘氏三兄弟前赴后继,不断追求进步,以科学求实的精神,为弘扬和发展祖国民族文化呕心沥血,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高尚品德。他们的不朽业绩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被誉为江阴刘氏“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