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品牌网

全国服务热线:

品牌商入口
关注:  

扫一扫关注品牌网

客服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长泾老街
点赞: 38
为TA点赞

长泾老街

长泾老街始于宋代、建于明代,全长千余米,漫步在江阴长泾老街上,明清建筑的白墙青瓦群,简洁中渗透出炫亮,在秋日细雨中分外夺目。长泾古名东舜城,据西晋周处编撰的《风土记》记载,舜曾居此,刀耕火种,开化先民,自此开辟了长泾的古文明,至今东舜城遗址已成一景。至梁武帝萧衍时代,因长泾地势高亢,十年九旱,昭明太子亲赴长泾,根据地势高低之不同,因势利导,分段筑堰,分层蓄水,号称梁武堰的18座水坝使长泾尽得灌溉之利,使这一方水土终成丰饶之地。由此,长泾遂发展成鱼米之乡。

  • 所在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镇河北街149-2号

基本介绍

长泾老街的出现,初始于明代咸化年间(1465—1487),由长泾大族夏氏从习礼村定居于泾里,疏通东泾河、西泾河、并市河,逐成三泾为一水的泾水河,泾水南北两岸逐渐形成街市。至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规模大定,民益庶繁",成为江阴东南一大市镇。清康熙二年(1663),泾里定名为长泾镇。

为了方便南北两街之交通,从明代建市镇始,夏希明先建兴顺桥,其子夏良惠续建兴福桥,后有镇上贤达和政府陆续建有兴寿桥、兴隆桥,兴定桥(即原东木桥)、大福桥(蚕种场自用桥现已拆去)等石拱桥,如道道垂虹卧波,分外壮观。

长泾老街分为南北两街,皆长度为1.5公里,统称千米石板街。河南街从兴福桥至陈大同米行,延伸至牛腰坝;河北街从大福蚕种场至兴寿桥(即现在的虹桥)。街道两边,商号林立,店铺相望,皆为两层小木楼,临街人家大多有地楼水榭,石阶河埠头通向泾水河,而河边公用河埠头,皆为元宝码头,中间平台,左右石阶河滩,供汲水、洗涤、装卸货物之用。

老街的石板,都是山麻石,大小一式,规格统一,每块为1米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每块石板上都刻有标号。石板横铺南北向,旁有青砖为边,下有雨水通道,雨后街净,设计极为科学合理。数千块石块,成街,成景,成为一个个历史符号,成为一个个古代建筑印痕。南北老街联通一条条小巷小弄,有庙弄清、曹家弄、杨树弄、汪家弄、后街、祥东弄、南巷门、南街弄等,每一条弄堂,同样铺设石板,下为雨水通道。

老街两侧,临街为店面,后为厅堂,往往每户有三五进,天井中种植花木,客厅中悬挂字画,楼上卧室中有琴瑟丝竹之音,有书卷翰墨丹青之香。现保存张厅、宋厅、李厅、汪厅、黄石山墙(张大烈故居)、五房墙门(明代建筑)等明清建筑,每一处古建筑紧连石板老街,是石板老街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老街的一个个古老典雅的音符,是一幅幅老街的古朴浑厚的画卷。

长泾老街,是历史的积累和延伸;长泾老街,是市镇商贾居民、名流贤达数百年来共同创造的艺术杰作。风雨沧桑,南街于1974年因拓宽泾水河而去旧易新,然而北街面貌依旧,古韵古味,古风扑面,情韵动人,今日修缮,焕发青春。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