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然博物馆介绍
大连自然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是一座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其前身始建于1907年。新馆为现代欧式建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是拥有27万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来大连自然博物馆参观,不仅能增长自然科学知识,还能领略大自然的独特风光,在成片的黑色礁石和小石林的环抱中,聆听大海与礁石的"对话"。
大连自然博物馆陈列水平先进,新馆陈列先后获得2000年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和最佳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奖、2001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辽西化石研究2005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大连市文明单位,2000年大连市首届十佳环保景点,2002年大连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博物馆,参加了法国举行的中法文化年活动。2002年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大连市优秀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获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展厅展馆
序厅
步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非洲象标本,高3米,长5米。非洲象身后的浮雕画面上有各种海洋生物、陆地动物、植物和人类,这里蕴含着我们博物馆的展示主题,那就是“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我们应该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地球展厅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本展厅向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地质矿产资源,认识、了解和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当今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中生代展厅
在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约开始于2.2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是恐龙出现并繁盛的时代,与之还有鱼龙、翼龙、哺乳类和鸟类,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中生代特有的生物面貌。本展厅以中生代为背景,介绍该时期的环境、气候、生物等多方面内容。
海洋哺乳动物展厅
海洋哺乳动物的祖先在远古时期从陆地进入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了海洋环境。本展厅展示了北太平洋露脊鲸、灰鲸、长须鲸以及抹香鲸、虎鲸、喙鲸等珍贵的海洋哺乳动物标本。
硬骨鱼类展厅
硬骨鱼是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现存3万多种,占脊椎动物总量的一半多。骨骼为硬骨,有骨质板状鳞片,大多数硬骨鱼有鱼鳔,可以控制在水中的沉浮。
软骨鱼类展厅
软骨鱼类由鲨、鳐和银鲛类组成。骨骼为软骨,常钙化,没有真骨组织,没有鱼鳔,适宜海洋生活。有些鲨凶猛无比,称霸海洋,被誉为“海中霸王”。
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海藻展厅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辽阔的海洋孕育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本展厅介绍了海藻,海贝,虾蟹,棘皮动物……它们和人类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
湿地展厅
湿地孕育了缤纷的动植物、微生物世界,被称为“地球之肾”。本展厅通过五个开放式景观,向您描述了一副奇妙的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图。
陆生动植物展厅
本展厅展示了与陆地环境息息相关的植物、昆虫、两栖爬行动物和鸟类精品标本,讲述了生命世界中神奇的生物和生命现象,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生命画卷。
东北森林动物展厅
中国的东北地区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主要分布区,是中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本展厅将为您呈现这里特有的野生动物与森林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生动场景。
新生代展厅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此时生物界的面貌已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本展厅以馆藏第四纪古生物化石标本为主为观众介绍了晚新生代的哺乳动物。
肯尼斯·贝林展厅
本展厅有百余件来自非洲的栩栩如生的野生动物标本,以生态景观的陈列方式展示了野生动物之间,野生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生态景观有: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非洲稀树草原、非洲热带雨林、非洲沙漠等。
大连自然博物馆馆藏介绍
概述
大连自然博物馆有各种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馆藏特点是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海兽标本20余种,其种类和数量在国内自然史博物馆中是最多的,其中重达66.7吨的黑露脊鲸标本,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亚洲也属罕见。"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在国内是种类最多最有特点的,其中一窝鹦鹉嘴龙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惊世界的国宝级化石标本,其研究成果论文已发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
地质
翡翠:主要矿物为硬玉,摩氏硬度6.5~7,致密、坚韧,是名贵的玉石原料。成品翡翠在商贸上按加工工艺分为四类:天然、改善、合成、仿制。
庄河陨石:1976年陨落于大连市庄河境内,属于球粒石陨石。陨石标本对推断地球化学成分、探讨天体演化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金刚石:该金刚石产于大连市瓦房店金刚石矿,重15.95克拉。该矿生产的全刚石以质优、宝石级含量高而闻名于世。其产品在国际钻石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古生物
孟氏丽昼蜓:与昼蜓科的其它化石相比较,在演化上更为原始。孟氏丽昼蜓的发现,对于九佛堂组的时代归属早白垩世提供了新的证据。
鹦鹉嘴龙:这是一件世界上罕见的、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个体数量最多的一窝恐龙化石标本,由34条鹦鹉嘴龙幼体和1个成年鹦鹉嘴龙个体组成。幼体平均长度在23cm左右,其头骨愈合疏松,骨缝明显,反映出是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幼仔。它的发现证明:恐龙具有育幼行为。
孟氏大连蟾:该标本为模式标本,保存极为完美,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件具有完整皮肤印痕的蛙类化石。其鉴定特征是:头骨大,且宽大于长,上颌骨上具密集的梳状细齿,额顶骨愈合。肩带弧胸型,椎体后凹型,荐前椎9枚,前3枚躯椎具有短的肋骨。荐椎横突宽阔,呈大的扇形。尾杆骨长于荐前椎总长度。前肢粗短,后肢细长。胫腓骨与股骨等长,跗节长小于胫腓骨的一半。
无脊椎
库氏砗磲:砗磲是具有外壳贝类中的“巨人”和“寿星”。最大砗磲的贝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200公斤以上。寿命可达百年左右。它的贝壳外面有几条很深的沟,如同车轮压在泥泞路面上的车辙,砗磲的名字也由此而来。砗磲的种类较少,分别为砗(石豪)、库氏砗磲、无鳞砗磲、鳞砗磲、长砗磲和番红砗磲6种,我国西沙群岛均有分布。
笙珊瑚:笙珊瑚因其很多红色管状骨骼密集相连,状如乐器笙而得名。产于热带海洋中,我国的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有分布。
鹦鹉螺:鹦鹉螺是具有外壳的头足类软体动物,因其贝壳表面具有红褐色的波状条纹,形如美丽的鹦鹉而得名。它的贝壳背腹旋转,壳内由隔壁分成很多小室,小室之间由中空的管相通,靠壳口最外面的一室是它居身的地方叫“住室”,其余的小室充满空气,称为“气室”。鹦鹉螺可通过调节气室里面空气的含量使身体沉浮于海洋中。
金斑喙凤蝶:体长29mm,翅展91mm。中国特有珍稀蝶类,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等地。雄蝶体、翅翠绿色,前翅黑色、黄绿色的脉纹交错其间,后翅中央有2个金黄色大斑,尾突细长,端部黄色。由于数量稀少,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IUCN)将其列为K级(险情不详种类)或R级(个体数量极少级),中国列为I类保护动物。
琴步甲:体长76mm,宽35mm。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原始林中。因头和体翅的外形类似提琴而得名。其背腹扁平,适应树皮下狭窄的空间。
鱼类
矛尾翻车鲀:体短卵圆形,侧扁而高,体长约为体高1.5倍。皮肤粗糙,内无骨板。口小,前位。背鳍和臀鳍相似,高而窄,呈尖刀状,位于体的后部。为热带海洋中广泛分布的漂游性鱼类,晴天风平浪静时,常将背鳍露出水外,索食浮游生物,遇风浪时则将身体平卧。体较大,体长可达2.5~3m。
两栖
大鲵:大鲵又称“娃娃鱼”,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国内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西南。
爬行
棱皮龟:生活在海里的龟,个体都比较大,身体呈流线形,四肢呈桨状,高度适应海洋生活,分布虽广泛,但数量稀少,都是极珍惜的保护动物。产卵季节,母龟夜晚爬上岸,将几十到上百个卵产于沙坑内,7—10周后的夜晚,小海龟几乎同时孵出,凭本能向大海奋力爬行。棱皮龟是世界最大的龟,体重可达1000公斤,全身覆盖革质的皮肤,背上有七条纵棱。
植物
有云南黄连、云南穗花杉、羊角槭、滇桐、毛叶坡垒导尿等。
鸟类
有黑鹳、丹顶鹤、雪鸮、大极乐鸟等。
兽类
有灰鲸、黑露脊鲸、长须鲸、抹香鲸、麋鹿等。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免费参观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除国家法定假日外)。
开放区域
一楼:中生代展厅、地球展厅
二楼:海洋哺乳动物展厅、软骨鱼展厅、硬骨鱼展厅、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海藻展厅
三楼:湿地展厅、东北森林动物展厅、多彩的生命展厅、大连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展厅
入馆方式
(一)疫情期间只接受个人预约,暂停任何形式的团体预约。
(二)个人预约采用实名制,每个人都需要预约(含儿童)。参观票每人每天预约上限为9张。
(三)疫情防控期间我馆采用人流限制措施,每天开放预约名额4000人次,约满为止。
(四)预约成功后请按预约时间段到馆参观,如不能按时到馆,请及时取消预约释放名额。
(五)参观当日,须出示预约登记时使用的身份证原件、本人预约二维码,以及“实时辽事通健康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同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测温、扫码管理、局部消毒等防疫措施,方可入馆。来自重点地区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健康码为黄色和红色,体温高于37.3℃、有咳嗽、流鼻涕等不适症状者均谢绝入馆。
交通指南
523路自然博物馆终点站、16路大连海洋大学站;23、28、202、406、901路黑石礁站下车南行
历史沿革
1907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日本侵占东北以后,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办的"地质调查所"。
1923年调查所大量收集东北各地自然标本和资料后,增设了陈列室,主要展示岩矿和部分古生物标本,并注明标本的产地、藏量、开采价值和用途等,只供日本少数上层人物观赏研究。
1926年,由于展示的标本种类增多,陈列内容增加,收集标本的地域不断扩大,涵盖了东北及蒙古等地的多种资源,将陈列室改为“满蒙物质参考馆”,同年正式对外开放。
1928年“满蒙物质参考馆”在原建筑的两翼和后部扩建2000平方米,又进一步将历年从我国东北、蒙古、西伯利亚、欧美等地搜集的岩矿标本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实物标本和图文资料汇集起来,于同年11月份成立了供科学研究和观赏的“满蒙资源馆”。
1932年在展示原有资源标本外,还增加了东北、蒙古等地的民俗陈列内容,并将馆名改为“满洲资源馆”。
1945年大连解放后,8月23日由中国长春铁路公司接管本馆,易名为“东北地方志博物馆”中长铁路科研所委托苏联地质专家叶果洛夫担任馆长,并对原有的陈列进行修整。
1950年11月份,中长铁路局将本馆移交给大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管理,同时将馆名改为“东北资源馆”充实调整了陈列内容,主要展览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建国后的新成就,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文化阵地。
1959年,在庆祝抗战胜利14周年纪念日这天,正式定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并请当时担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
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建筑,是1898年沙俄统治时期修建的市政厅大楼。该建筑是一幢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古建筑,是大连市初建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
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