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董存瑞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英雄董存瑞的不朽业绩而建,陵园的建筑具有具有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色。陵园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坐北面南依次为大门、牌楼、董存瑞塑像、董存瑞纪念碑和董存瑞墓,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国防教育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景点景观
纪念牌楼
陵园牌楼建于1961年,属烈士陵园的早期建筑,它的形式是仿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牌楼。该建筑高7.5米。牌楼上借用了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这六个金色大字,在这里象征着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
纪念亭
在陵园的东、西侧轴线上,各矗立着一座角亭。东亭是董存瑞烈士纪念亭,建于1961年,它的外型与内部结构是仿朝鲜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纪念亭。亭子中间的这座纪念碑,为钢筋水泥筑成,外饰白砬水磨石,正面镌刻着“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九个贴金大字,背面用红色小楷书记述了董存瑞烈士的英雄事迹;对面西亭为革命烈士纪念亭,结构与东亭完全相同,亭中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贴金大字。
烈士塑像
在亭、馆间两条对角线交点上,是翠柏簇拥的董存瑞烈士塑像。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攥紧拳头,再现了董存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烈士纪念碑
始建于1957年,纪念碑高14.5米,碑座长1.4米,宽0.75米,高0.85米。碑身长3米,宽1米,厚0.35米。碑帽长1.3米,宽0.65米,高0.66米。占地面积为360平方米的钢筋砖混结构建筑,碑座和碑身用灰绿色人造大理石板饰面,台阶和座墙为天然石砌成,碑座上有用人造大理石板饰面的望柱28根,望柱间有上下两根铁管相联形成的护栏,碑身顶部为铜制镀金的五角星,碑中心总长为6.6米的四块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体的汉白玉石上镌刻着朱德元帅为董存瑞烈士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扩建于1987年,占地为440平方米,在保留原样的基础上,在高度上增加1米,同时为使纪念碑整体轮廓得以变化,台为多边形,以四面40组栏杆环抱,双层汉白玉栏杆由河北曲阳豆白石质的望柱、栏板、抱古、地伏组成,在各部件上阴刻花瓶、云纹、莲花图案等装饰。碑座用黑花白地花岗岩铺地,碑体用粉红色的花岗岩砌成,碑顶部镶嵌直径为0.6米的五角星。纪念碑总高15.5米,一层底座宽22米,二层底座宽12米,碑体自身下宽3.1米,顶部宽1米,碑自身底部厚度2米。
烈士纪念馆
始建于1961年,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馆为单檐五脊斜山砖房,上覆红板瓦,总高7.5米,面阔21.5米,进深7米。门前有柱廊,四根3.6米高的方柱,顶起3米高的西式山字上檐,上檐正中是“存瑞烈士纪念馆”7个金色大字。1992年在革命烈士纪念馆旧址上重新修建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688.5平方米,这座长30米,高15.4米的仿古建筑,由张永鹏总体设计,隆化县城建局设计室主任衣守斌具体设计。
烈士墓
始建于1954年,由青砖石砌成,建在一座低矮的平台上,陵墓的形状与民间的坟茔类似,只不过略大些。墓前立有一块足有坟茔两倍高的墓碑,碑上黑地白字,上书“董存瑞烈士之墓”,碑文的上边是白地黑字,上书“永垂不朽”。1960年二次修建董存瑞烈士墓。园内的董存瑞烈士墓建于1975年,分为上下两部分,底层是高1米的正方形平台,平台的边长为12米。平台的南东西三面都有3米宽的直角台阶,跨上7级台阶,直上平台。平台的四周是水磨石栅栏。
烈士墓建在平台上,陵墓分为两部分。下边是直径高3.85米的圆柱形墓墙,上边是半径2.93米的圆形窿顶。烈士墓采用空心地基层,水砂石栅栏,花岗石砌墙,钢筋混凝地窿顶。烈士墓的正面立有一座碑,碑高3.5米,上边雕刻着一颗五星,碑心石是高1.93米、宽0.54米汉白玉,上在镌刻着“董存瑞烈士之墓”7个金色大字。
交通指南
自驾路线
从承德市区出发,走外环奔西北方向上承围公路,进入隆化县城后可先走隆凤公路(在县城段称兴州路),而后改行荣顺街即到。
乘车路线
可以乘坐承德到隆化、围场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