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品牌网

全国服务热线:

品牌商入口
关注:  

扫一扫关注品牌网

客服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上海静安寺
点赞: 176
为TA点赞

上海静安寺

上海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佛教寺院,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刹之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等珍贵的文物。

  • 官方网站: http://www.shjas.org/
  • 门票参考: 50元
  • 所在地/隶属: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
  • 开放时间: 7:30~17:00
  • 适宜季节: 四季皆宜
  • 建议游玩时间: 1~3小时
  • 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1959年)

基本介绍

静安寺是中国复兴的东密坛场,是全国佛教组织会址,是上海著名的真言宗古刹。静安寺闹中取静,静安区由静安寺而闻名。静安寺原名重元寺、重云寺,唐代易名永泰禅院。北宋大中样符元年(1008)始名静安寺。原在吴淞江北岸,因江潮泛滥,危及寺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移建芦浦沸井浜畔(现为南京西路)。元、明以后,屡修屡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1984年以及近几年来,静安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特别是重建了钟鼓两楼),寺内建筑有赤乌山门、天王殿、三圣殿、功德堂以及方丈室等。寺内藏有珍贵的文物,如明朝洪武大钟、南北朝的石刻佛像以及历代名家祝枝山、文徵明、吴昌硕和张大千的作品。

景点景观

法堂

静安寺法堂位于大殿北面,紧连大殿。柚木结构,铜瓦屋顶,共7层,高32.22米。上海静安寺沿袭“宋营造法”,采用屋顶脊吻(有正吻、蹲脊兽、垂脊吻、角戗兽、套兽等)、挑檐和斗拱装饰,在此基础上结合佛教特点,用大象、法轮、莲花等具有鲜明佛教色彩的图案进行装饰。选用缅甸进口柚木为寺庙主结构用料,黄色和深灰色琉璃瓦及铜瓦覆顶,主要饰物(脊吻、塔刹等)皆贴金装饰。布局上沿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门、堂、廊结合。

山门

静安寺山门与天王殿一体,上下两层结构。花岗石料贴面,柚木木作,黄色琉璃瓦屋顶,屋脊上“正法久住”四个字正见佛陀心意。下层正中三扇柚木大门,上覆铜钉装饰,门洞一围石刻佛手、莲花、八吉祥等图案。正门石刻对联“愿祈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山门左右两侧各饰一只万年青石雕刻法轮。二层回廊汉白玉围栏,内为柚木。

钟楼

静安寺二层悬挂和平钟,钟高3.3米,口径2.1米,重7.3吨,用青铜浇铸而成,钟声浑厚,尾音绵长。下层恢复“静安八景”之一“涌泉”,人称“天下第六泉”,与新打的156米深井地下泉水相溶,涌泉观赏井深6米,井口为六边形,用整块金山石加工制成,整个涌泉井用666块花岗石砌成,一块井底石重达6000斤。

观音殿

静安寺观音殿位于东厢房正中,殿高20.6米,供奉由整颗香樟木雕刻的观音菩萨一尊。屋顶为黄色琉璃瓦,与东厢房深灰色琉璃瓦对比明显,突出殿堂庄严。东厢房上下两层回廊结构,与山门、钟鼓楼、大殿及法堂连为一体。

牟尼殿

牟尼殿位于西厢房正中,殿高20.6米,供奉白玉牟尼佛一尊。屋顶为黄色琉璃瓦,与西厢房深灰色琉璃瓦对比明显,突出殿堂庄严。西厢房上下两层回廊结构,与山门、钟鼓楼、大殿及法堂连为一体。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殿高26米,庑殿重檐,内竖46根直径0.72至0.8米、精心加工的柚木柱子,建筑用木料达3000多立方米,大雄宝殿以铜瓦为顶。殿内供奉一尊15吨纯银铸造的释迦牟尼佛像。大殿底层为千人讲经堂,地下为1000平方米的藏经库,内将存放13万片石刻藏经,以保后世流传。大雄宝殿两旁是东西厢房,有两层雕梁廊道与整个寺院相连,廊道边缘建有汉白玉莲花立柱和围栏。东厢房设观音殿,内供高6.2米千年香樟独木观音像,西厢房设牟尼殿,内供高3.87米、重11吨,用整块缅甸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坐像。大雄宝殿殿前广场正中,是新落成的福慧宝鼎。用白铜铸造的福慧宝鼎,重15.5吨、高10.23米,矗立在重36吨、以整块万年青石雕刻而成的宝鼎基座上,宝鼎侧面铸有慧明大和尚亲自撰写的、详细记载这座古寺历史之传承的铭文。

静安宝塔

静安宝塔,为7层平面方形,宝塔占地面积85平方米,建筑面积952平方米,塔刹为金刚宝座塔样式,青铜浇铸,表面贴金。金佛殿坐落于大雄宝殿后面的法堂最高层,仿宋代建筑风格,柚木铜顶架构,殿内将供奉一尊两吨重纯金释迦牟尼佛像。法堂东、西顶端20米高处,建有知恩阁和报恩阁,与庙前的钟、鼓楼遥相呼应。

观音殿

观音殿位于东厢房正中,殿高20.6米,供奉由整颗香樟木雕刻的观音菩萨一尊。屋顶为黄色琉璃瓦,与东厢房深灰色琉璃瓦对比明显,突出殿堂庄严。东厢房上下两层回廊结构,与山门、钟鼓楼、大殿及法堂连为一体。

静安八景

赤乌碑

相传在吴赤吴年间创建沪渎重元寺时,曾勒碑记其事,故名赤乌碑。南宋寺僧仲依迁寺时末及迁徙,遂为江水所淹没。另有记载说此碑在宋时尚存,但字迹漫漶不可识,只有赤马字样尚可辨认,故名。

陈朝桧

相传系陈后主祯明(587~589)中所植,在沪渎重元寺的殿墀左右。唐代陆龟蒙、皮日休写有重元双桧诗。宋政和(1111~1117)间,媚臣朱勔绘图进呈,有旨遣中使取之。

虾子潭

原在静安寺前。相传宋代寺僧智俨。曾向渔者赊虾一斗啖之,后渔者索钱,乃吐虾子于潭,虾仍活,但已少芒,自后潭中遂产无芒虾,因名虾子潭。从此开始,人称智俨为虾子和尚。

讲经台

相传在宋嘉定中,寺僧仲依将静安寺迁到沸井浜后,即筑士台,作为聚众讲经之用。据说仲依示寂后。曾塔其骨于台旁。

沪渎垒

在寺旁。相传东晋虞潭为防海寇。曾于成帝(326~342)时在沪渎旁修筑御寇垒。隆安四年(400)。将军袁山松复加以修葺,以御孙恩。后世称为沪渎垒。

涌泉

在静安寺前。因泉水昼夜沸腾,又称沸井,或称海眼。后人曾在四周围以石栏,建亭其上,取名应天涌泉。清同治十三年(1874)又重彻石栏,加以保护,华亭胡公寿题为“天下第六泉”。

芦子渡

在沪读垒旁。相传该地旧有东西芦子二城,渡淞江者,必由此取道,故名芦子渡。

绿云洞

系元代静安寺住持寿宁栖息之所。当时外植桧竹桐柏,层阴叠翠,袭人衣秧。有赵孟覜题额。杨维祯作志。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50元/人,香期免费。

开放时间

平时:7:30-17:00

香期:4:30-17:00

交通指南

轨道交通:地铁二号线、七号线静安寺站出站。

公交路线:乘坐15路、40路、45路、57路、76路、93路、94路、113路、321路、323路、327路、330路、824路、830路、838路、921路、927路、939路到静安寺站下车。

文化价值

僧人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

汉地佛教密宗

静安寺在近代由禅宗趋向密教,1947年由子孙丛林改为十方选贤制丛林,即方丈不再由本寺和尚师徒继承,而是向全国招聘,选贤能住持。1953年,当时的方丈持松法师在寺内设立真言密宗坛场,复兴了自唐代以来失传的汉地佛教密宗。寺院楼上设有密坛,挂有甚多曼茶罗。

静安寺庙会

静安寺庙会起源于一年一度的浴佛节。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开,终于1963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

静安佛学院

静安佛学院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太虚大师为首任院长。原金陵大学哲学系主任本光法师讲授佛学概论、比较宗教学、唯识论等课程,道源法师讲授“贤首教仪”,度寰法师讲授因明学,林子青教授讲印度佛教史,关德栋、陈诒先教授先后讲国文,秀奇法师讲授美术。学僧行后就读者近百人。第二年,学僧自己创办了《学僧天地》杂志,除发表本院学僧研究文章外,为《学僧天地》撰搞的著名人士有南洋慈航法师、佛教学者大醒、法尊、霭亭、南亭、雪嵩、演培、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主任季羡林、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等。因经费困难,仅出六期,但在佛教界有一定影响。1948年初,静安佛学院曾易名为静安学苑。

历史沿革

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创始人为康僧会。初名沪读重元(玄)寺,寺址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

唐代该寺更名为永泰禅院。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

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寺址逼近江岸,寺基有倾圯之危,住持仲依将寺院迁至芦浦沸井浜畔,即现今寺址。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元代周弼《寺记略》、清代嘉庆《松江府志》、同治《上海县志》和《法华乡志》均有附载。

明洪武二年(1369年),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静安寺屡经兴废。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出资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歙人孙思望倡议捐资重修殿堂。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年间,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住持殿。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仅存1座大殿。光绪初年,大殿塌记。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鹤峰法师的住持下,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寺宇落成。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民国元年(1912年),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会址设于静安寺,著名爱国诗僧寄禅法师(八指头陀)任会长。次年,寄禅为保护全国寺庙财产,赴京请愿未果,不幸圆寂于北京法源寺。

民国二年(1913年)3月,中华佛教总会在静安寺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选冶开法师、熊希龄为会长,清海法师为副会长,圆瑛法师为参议长。

民国八年(1919年),寺前填浜扩路,筑成通衢,命名为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

民国九年(1920年),寺僧常贵会同沪绅姚文栋等人在大殿东兴建三圣殿,基本形成寺院之主体格局。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在山门前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创办静安小学,于南翔建立静安农村实验学校。两校经费均同静安寺负担。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委托律师,联名致函上海市佛教会,主动提出愿将静安寺由子孙剃度制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请市佛教会主持推贤选能继任静安寺方丈。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该寺改为永久十方丛林,并公推持松法师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静安佛学院院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初,静安寺拨出沿街楼房一处,创立佛教平民诊疗所,持松法师任所长,白圣任副所长。

建国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两次拔款修理静安寺,成立修复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将静安寺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51、1954年2次拨款共2万多元对静安古寺进行修复。

1953年4月,住持持松法师在寺内复兴自唐代以来失传已久的全国唯一的真言宗(密宗)坛场,接续了我国自五代以来失传已久的东密。是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开光仪式。

1966年“文革”中,静安古寺遭受严重冲击,住持持松法师遭到迫害,所有佛像、法器悉被捣毁,僧众被迫还俗,整座寺宇被改为工厂。

1972年,大雄宝殿失火焚毁,古刹废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

1983年,静安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1984年,上海市佛教协会成立静安寺修复委员会。由会长真禅法师任主任,副会长贾劲松副主任。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贾劲松居士主持按历史原貌修复。是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又拨专款30万元。至1990年,静安古寺修复工程基本完成。

1988年,新建大雄宝殿,由赵朴初居士题额。

1994年,新建三层楼僧寮与上客堂,文物楼、寺务处办公室先后落成。是年十月举行持松法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与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

1993年,梵王宫改名“宝山净寺”,更具规模。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亲赴礼佛,并为安养院题辞:“老有所终,大同理想。报众生恩,法老为上。如奉父母,如敬师长。美哉梵宫,不殊安养。”

1996年初,成立了以德悟法师为主任的新的寺务委员会。

1998年,为配合轨道交通2号线静安寺站的建造,静安寺又一次进行了改造。

2009年12月19日,静安寺15吨纯银浇铸的如来佛祖银身像进驻寺内。大雄宝殿上添置菩萨、诸弟子等十余座3吨重银像。

相关知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