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玉华洞是一个大型的通道、厅堂联合式溶洞。全洞总长约6公里,主洞弯弯曲曲,长634米,呈南北方向发育,东西宽5~30米,洞高10~60米。玉华洞洞口朝东北方向,出洞口朝西南方向。玉华洞发育成5个层次,层层相连,可分为3条通道和6个支洞,洞内灵泉、井泉和石泉3股地下水淙淙流响。玉华洞内,洞套洞,变幻无穷;水环水,千姿百态。化学沉积物成为这个玉华洞旅游景观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洞里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温润似玉,光华四射,故称玉华洞。由洞口“一扇风”到后洞口“五更天”,可观赏166个景点。
景点景观
综述
玉华洞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
洞内小径盘曲,有“琼楼玉宇”、“渴龙饮水”、“朝天曙色”、“蓬莱翠”、“雄鹰独立”、“风飘泪烛”等166景,均为石灰岩溶蚀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
进口为“一扇风”,风声不止,出口是“五更天”,可以使人体验到由昏暗转为光亮的景色。
一扇风
一扇风通道长55米,宽2~4米,高1.5~4米。呈曲折走廊状往南北展布。来到洞口,一股强劲的冷风迎面吹来,这是由于空气对流形成的“穿堂风”。古诗赞道:“一窍虚含万象空,扶摇不断四时风。仙家待客无多物,凉风飕飕两腋中。”
进了洞口,向前走几步,风就小了。这时会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那就是灵泉。
藏禾洞
这是玉华洞的第一个支洞,也是整个玉华洞最低的一个洞厅,面积七、八十平方米,属于廊道略加扩大的洞室。洞底有井泉,泉水汨汨上涌。走进洞厅,前面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后面还有很深的“庭院”,到处都是“海石花”。
仙人田: 这是七八丘翡翠色的石灰岩梯田。相传黄帝的药师赤松子采药炼丹的时候顺便开垦了这一垄梯田,他稍事稼穑,年年稻谷丰收。后来,他担心仙种传入人间,就施展法术将禾苗隐藏了起来。此后,凡人再也看不到田里的禾苗了。每逢春耕时节,这一丘丘梯田便水波盈盈,秋收一过,又变得干燥如故。
雷公洞
自藏禾洞沿石阶而上,便到了雷公洞。洞内石笋和石钟乳十分发达,因岩石含有碳酸钙、铁质、方解石、石英等成分,整个洞厅色彩斑斓。洞底暗河水声隆隆,犹如雷鸣,故而得名。传说天上雷神每年都要下来巡洞一次,在这里休息。
峨嵋泻雪:古诗云:吾闻峨嵋六月积雪寒,欲往从之蜀道难。侧身西望路漫漫,古洞苍茫拄笏看。溶溶清影摇素壁,皎皎寒光落玉栏。当代诗人蔡其娇的诗中形容此间景象,说是“僵化的瀑布”“凝止的雪崩”!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的。
炼丹炉:古称丹鼎,据说这原是太上老君的器物,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把它砸了,后来才补好的,上面还有一道裂痕呢。炼丹炉是被赤松子借到玉华洞的。
中国地图:传说雷公洞本无泉水湿润,因雷神每年清明来此祭祀一次,是它的思亲泪水化作滴泉,即使天旱地裂也不会枯竭。滴水穿石,滴答水珠在石头上凿出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
果子洞
从雷公洞向西南拐过三道天然斜道,就到了果子洞。果子洞长30米,宽3~12米,高7~10米。洞内石柱特别发育。硕果累累 一挂瓜果,悬在半空。有黄瓜、丝瓜、冬瓜、剥皮地瓜、辣椒、梨、枣、橄榄、葡萄……几粒蒜瓣夹杂其中。
黄泥洞
玉华洞全洞几乎都是石头,只有这洞里有一堆黄泥。它是石灰岩溶解后的次生粘土。洞长66米,宽25米,高13~24米。
擎天玉柱: 擎天玉柱凌空矗立,气势雄伟。面上有龙纹,顶上鸾凤和鸣。“谁炼娲皇石,巍峨欲接天。凌宵三百尺,拔地几千年。远蚰群峰拱,层崖一柱悬、攀脐如可上,吾欲挟飞仙”。
瑶池玉女: 高处悬挂着一盏巨大的宫灯,灯下是一块巨石,石边上立着一片长条条、孤零零的石笋。绕到下方仰望,石头斜倾,玉女刹那间变成在大风大浪中奋力划船的渔家妇女。还有人说是莫愁女、是率众仙渡海的观音、是日本姑娘等。
风动石: 又叫海狮顶石。看似有随时坠落的危险,却又随岁月流逝晃动千年。
溪源洞
溪源洞呈长方形,长80米,宽20~32米,高低不平,高者十多米,低者则须躬身而过。此洞与黄泥洞上下相连.洞底有一溪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宽1~3米不等,长年不涸,四季水声潺潺。小溪两旁景点星罗棋布。
钟吕传道: 也称“寿星对谈”,是传说中钟离权度吕洞宾的故事。两人对坐在半山大石上,钟离袒胸飘髯,笑容可掬地注视着吕洞宾,正在畅谈着什么,吕洞宾仪态谦恭,凝神聆听教诲,手指还在不知所措地摆弄着。
马良神笔:这里是个动物世界,这些动物都是马良画出来又活起来的,有骆驼、猫头鹰、鸳鸯戏水、鲤上沙滩、蜗牛、马蜂窝等。
石钟: 洞顶悬挂着一排钟乳石,以石块投击,铿锵之声悠然悦耳。传说这里是众仙欣赏美妙音乐的“仙乐厅”。玉华洞内不少石头都能敲出好听的声音,有的像钟(这里是编钟),有的似鼓,有的若琴,所以古书记载,洞内有钟鼓之声。
雪山飞瀑: 远处的绝壁上,两道石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石瀑高7米,宽13米。雨季可以看到淙淙流水沿着石壁折皱流下,这是片状水流长期溶蚀岩石的结果。
文豪肖像: 巨石投影尤如文豪的侧面肖像。石壁上还有文豪留下的佳作。
鹊桥:相传每年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就在此桥相会。
白云洞
白云洞长90米,宽28—48米,高25米,其规模,当不亚于千人会场。洞内有时白雾茫茫。
五更天: 前面“天际”出现鱼肚白,边上还有雄鸡报晓石,接着,右前方洞顶闪烁着一颗启明星。往前走,启明星变成了半个月亮。在空气湿度大、风小、洞口外有阳光的时候,半月旁还会出现一轮像彩虹一般的“佛光”。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介于东经117°26′47″-117°26′28″,北纬26°49′-26°58′之间,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东南面、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之将乐县境中部。景区游览点最近距县城3公里,最远处距县城18公里。
气候特征
玉华洞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大陆性气候特征,兼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
历史沿革
西汉初年乡民发现玉华洞,此后有人游览,有游览文字记载始于西汉。
理学家杨时游览玉华洞后,为玉华洞赋诗第一人。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廖九峰为玉华洞修志7卷。
崇祯元年(1628年),徐霞客游览玉华洞、天阶山、明台寺,写下游记。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邑人廖云友重修《玉华洞志》。
1987年,将乐县人民政府为发展风景游览事业,正式对玉华洞进行开发,在玉华洞内部装饰了各种灯光,使玉华洞幻若仙境,从而使玉华洞结束了自东汉以来两千多年烟熏火燎的历史。同时,设立了玉华洞管理局,配备了管理人员,增设了服务设施。
1991年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3年宝华洞乐园建成并对外开放,银华洞也正式对外开放。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玉华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同年10月1日,玉华洞风景名胜区动物标本馆和福建省第一家洞穴博物馆——岩子洞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1995年天阶山公园正式开放。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呈报国务院要求将玉华洞(溶洞群)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7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完成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同年9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补充报告,再次要求把将乐玉华洞(溶洞群)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范围扩大至43平方公里。
2002年玉华洞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