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玉佛寺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严谨,占地面积约11.6亩,建筑面积8856平方米。玉佛寺建筑师承宋代寺院风格,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重殿堂,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并开设了文物室、法物流参通处和素斋餐厅,共有堂舍200多间。
第一进殿是天王殿。二进主殿为大雄宝殿,东侧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宝殿后方设“海岛观音”壁塑,中间手持净水法瓶、脚履鳌鱼、慧眼注视人间的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第三进殿为方丈室。正面墙上挂着禅宗始祖达摩画像,方丈室楼上即是玉佛楼。大殿正中供奉的即是慧根法师请回的玉佛坐像。寺庙西侧卧佛堂内,供白玉卧佛一尊。
主要建筑
照壁
独立于房屋之外的一段墙体,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照壁可分为五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正中间都镶嵌着圆形的砖雕。砖雕中间最高大的部分,雕刻着蛟龙吐水的图案。巨龙的双目炯炯有神,四爪遒劲有力。与之相邻的两侧各站立一只回首的凤凰,牡丹、芍药、山岩、祥云等图案环绕其身。而最边上的砖雕是两幅白象图,其中雕刻着一大一小两头白象。一象神态安详、举足漫步、悠闲自若;另一象则全身披挂、背负宝瓶,体态安然。龙、凤、白象皆是吉祥神物,它们在匠人精美绝伦的雕刻下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山门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过去的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之寺院,亦泛称为山门。“空门”位于山门中间,取四大皆空之意。“无作门”位于右边,取不造恶业之意。“无相门”位于左边,主要是告诫人们不要固执己见,以貌识物。
玉佛禅寺的山门紧邻安远路,与天王殿合二为一,是寺院的第一个殿堂。临街而建,可以说是“僧”与“俗”的分界线。
天王殿
玉佛禅寺的第一进殿堂,即为天王殿。天王殿临街而建,因用地局促等历史原因,与山门合二为一,这是玉佛禅寺的特色。
天王殿为汉传佛教寺院的传统殿堂,因四大天王而得名。天王殿正面供奉着弥勒菩萨,背面供奉着韦驮菩萨。韦驮菩萨是佛教的护法神。据说,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邪魔将佛的舍利抢走,韦驮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与保护佛法的天神。韦驮菩萨身穿金盔金甲,手持金刚杵,目含威慑力,威风凛凛地护持着寺院与僧人。
观音殿
上海玉佛禅寺观音殿内,供奉着一尊明代铜铸观音圣像。圣像所披衣袍轻柔和顺,其上簪满花纹,精美纷繁。观音菩萨圣像环戴项圈式璎珞,璎珞流光溢彩显得菩萨宝相慈悲、巍巍庄严。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为重檐歇山顶,上覆灰色青瓦。大雄宝殿外墙为黄色保护漆,彰显庄严,造型优美比例协调。飞檐、斗拱、砖雕、牌匾等更使大雄宝殿庄严典雅。
殿内供奉三尊结跏趺坐的金身大佛,佛像法相庄严、慈祥,十分亲切,令人难忘。药师佛与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起,被称为“横三世佛”或“三宝佛”。正中间的这尊佛像为释迦牟尼佛,手持法轮。按照佛的“三十二相”特点所塑造,代表一切美好庄严。东面的一尊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西面的一尊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佛像神情肃穆,面相圆满,体态端庄。他手持莲花,接引无量众生同去西方极乐净土。
在大雄宝殿的两侧,还有二十诸天护法。二十诸天形象塑造精美,各有特点。大雄宝殿的后面,有一幅大型的海岛观音壁塑,反映《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塑下方有十八罗汉像,神态生动。罗汉为佛的弟子,奉佛之命,永住人世,济度众生。
大雄宝殿正门中央的匾额是“佛道崇虚”。此匾是1992年(壬申)建寺一百一十周年所题。
药师殿
药师殿位于玉佛禅寺西片区,与客堂相对。殿内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也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等。药师佛左手持药钵,右手结无畏印。他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十二个大愿。其中第六、七愿就是使众生远离各种身心病苦。
药师殿的两根抱柱上镌刻着一对楹联:“东方世界净琉璃日月光华照大千,药师如来真医王誓愿弘深度众生。”由著名书法家周志高沐手敬书。
普贤殿
玉佛禅寺的普贤殿里,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之一的普贤菩萨,这是玉佛禅寺西片区中较大的一座殿堂。普贤殿”这三个字的匾额是著名书法家周慧珺所写,其行笔气韵流畅。
普贤殿侧,通过十列相间排列的砾石及堆坡营造愿海之景象,表现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此间黑松与置石相互呼应,由近及远,呈现出空间的纵深感,象征着普贤菩萨的浩瀚愿海。而普贤殿前的两根抱柱上镌刻着一对楹联,则是由著名书法家郭同庆沐手敬书,字体为章草体。
普贤殿于每日08:00-16:00(寺内有大型活动除外),开放公益抄经。
文殊殿
文殊殿位于大雄宝殿的东侧,与普贤殿两相遥望。殿堂为棕色木制结构,仿《营造法原》中明清风格建筑形式。精巧牢固,尊古融新。
玉佛禅寺的文殊菩萨圣像由铜铸贴金塑成,全身金色,慈眉善目。五髻冠其项,璎珞庄严其身,手持如意象征无上智慧、万事如意。
文殊殿内外有两块匾额,其中行书体“文殊殿”三个字由著名书画家陈佩秋沐手敬书。另一块匾额,行书体“般若深甚”,由艺术家乐震文书写。意思是佛法智慧之深奥,拥有不可思议之法义。
地藏殿
玉佛禅寺地藏殿里供奉的是佛门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大愿地藏王菩萨。玉佛禅寺地藏殿正门悬挂的“地藏殿”牌匾,为著名书法家韩天衡所书写,行书体,苍劲有力,大气潇洒。
地藏殿两侧的抱柱,为著名书法家王晓云所书写,楷书体,笔力遒健,沉雄朴茂。两侧抱柱上的楹联上联写的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应如我如是立愿”,说的是修行之人应像地藏菩萨一样,立下大愿。
地藏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处小景。左侧黑松下巨大的卧石,表现了安忍不动的“大地”,右侧通过石与石之间的缝隙,表现了静虑深密的“秘藏”。
三圣殿
玉佛禅寺的左进第一个偏殿便是三圣殿,位于寺院的西殿建筑群。供奉了三尊佛像,是佛教安置佛像的一种形式——大乘佛教认为,每位如来皆有菩萨胁侍,以便度化众生,所以造像时会设置两位胁侍菩萨,如西方三圣、华严三圣等。
三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三座佛像脚下是莲花座。居中的是阿弥陀佛,在阿弥陀佛左侧的是观世音菩萨,右手侧的是大势至菩萨。
卧佛殿
卧佛是侧卧着的释迦牟尼佛,表现的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涅槃时的情景。卧佛殿内供奉有大小两尊卧佛。小卧佛由玉佛禅寺首任方丈慧根上人,于1899年从缅甸请回。佛像身长96厘米,由整块缅甸玉雕成,右手曲肱而枕,左手轻置腿上,是谓“吉祥卧”。大卧佛是由玉佛禅寺第十任方丈真禅法师,从新加坡请回。佛像身长4米,由整块汉白玉雕成。
大悲殿
大悲殿正门上方,悬挂着的“大悲殿”牌匾,是书法家韩天衡所书写。拔除一切众生苦,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慈大悲”正是对观音菩萨的由衷赞叹。
伽蓝殿
伽蓝殿中供奉的便是守护寺院和僧人的伽蓝菩萨,他也是佛教的大护法之一。伽蓝殿位于观音殿的东侧,与三圣殿两相遥望。殿堂为棕色木制结构,精巧牢固,尊古融新。伽蓝殿里供奉的伽蓝菩萨,正是关公,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关公一生武勇盖世,战功赫赫。精忠义胆、英勇无比,所以担任了寺院守护神的重任。东西两侧庭院内,在三圣殿与伽蓝殿前的庭院里,各有九块石组,共十八块,代表护寺的十八伽蓝神。
客堂
玉佛禅寺客堂作为寺院对外接待信众的窗口,常年负责法会,佛事,三皈五戒,放生,印经,供斋等宗教活动的登记与安排;佛像供奉,牌位安放等。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平时门票:20元
香期(农历初一、十五)门票:10元
玉佛楼门票:10元
开放时间
平时:8:00~16:30
每月的初一、十五:6:30-16:30
十二月三十一日:20:30-02:00
除夕晚至初一:20:30-16:30
正月初二:7:00-16:30
正月初三:7:00-16:30
正月初四撞钟祈福迎财神:7:00-23:00
初五财神圣诞:7:00-16:30
初九大斋天、弟子回寺拜师父:6:00-16:30
正月十五元宵节:6:00-16:30
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6:00-16:30
四月初八佛诞节:7:00-21:00
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6:00-16:30
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8:00-16:30
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6:00-16:30
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7:00-16:30
清明、冬至水陆法会:7:00-16:30
交通指南
地铁:乘坐地铁13号线到“江宁路”站下,步行约5分钟左右到达。
公交:乘坐19路、206路、316路、738路到“江宁路安远路”站下。
文物遗存
乾隆版大藏经
在玉佛寺里,还珍藏着许多珍贵的佛教经典和文物。在玉佛楼里,珍藏着(乾隆版大藏经),共178函,1662余,7168卷,还有民国时期影印的宋代《碛砂藏》、《频伽藏》(即《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日本的《大正大藏经》和《续藏经》及《藏文大藏经》)等。这些卷帙浩繁的藏经,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经典。
北魏青铜佛像
北魏青铜佛像为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所造的释迦佛立像。佛像上身略向前倾,高肉髻、螺发,面部安详慈和,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作与愿印,衣纹平直下垂,线条流畅。佛的背后是火焰纹背屏,上有3尊浮雕坐佛像。背屏后刻有铭文。
北朝石雕药师佛像
北朝石雕药师佛像雕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像高23.5厘米,宽11.5厘米,正中为药师佛结趺而坐,高肉髻,脸部丰满,双耳垂肩。右手屈臂上举,作施无畏印,左手手掌朝下,作与愿印。下为方形底座,背后为舟型背屏,上饰以花纹;左右各有一石刻小站佛。雕像石质微黄,细腻如玉。整座雕像构图简洁,技艺娴熟,是北朝石刻艺术之精品。
明代枣木观音像
明代枣木观音像通高150厘米,由整根枣木雕刻而成。这尊观音像,身材修长,婷婷而立,给人一种飘逸的动感,美妙动人。观音双颊丰润,眉目清秀。雕刻者巧妙地运用枣木的自然生成之态,使像的身躯顺着枣树本来的变度略成弧形,观音的头部略向左侧,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衣纹洗练简洁,服饰雕刻精细,显示了明代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
清代木雕灵驾山
清代木雕灵驾山:佛经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有座灵鹫山,释迦牟尼曾多年在这里弘扬佛法。这座木雕高约2米,山峦层进,怪石嶙峋,佛、菩萨、罗汉、天王等佛像分布各处,有的骑兽,有的谈笑宴坐,有的读经论道,形态各异。整个塑像涂抹金粉,光彩夺目,反映出清代木雕工艺的出色成就。
历史沿革
玉佛禅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八年,即公元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单丁行脚,效仿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精神,从普陀山出发,一路风尘仆仆,先后朝圣五台山、峨眉山等佛教名山。后又从四川到西藏,再到佛陀的故乡印度。礼佛朝圣结束后,慧根法师行脚回国时途径缅甸。
在缅甸,慧根法师在当地佛教信徒和华侨的捐赠下,请得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五尊。1882年慧根法师奉护玉佛回国,途经上海,留下坐、卧佛各一尊。这两尊玉佛先是在上海淞沪铁路旁的张华浜空地上建茅蓬供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33亩、四进72间的玉佛寺第二处寺址在江湾车站一侧落成,并正式命名玉佛寺,慧根法师成为首任住持。不久,慧根法师即圆寂,其弟子本照法师继任住持。他继承师志,进京请得《乾隆版大藏经》一部,藏于寺内。至此,玉佛寺佛、法、僧三宝具足,丛林规模初具。
1918年,玉佛寺的第四任住持可成法师在安远路另募新址,前后共花了10年的时间,建成新寺,即现在玉佛禅寺之所在。因寺院供奉玉佛,可成法师承继禅宗临济宗,修习禅法,寺院因此改名为“玉佛禅寺”。
1983年,上海玉佛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94年3月18日,玉佛寺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2014年上海玉佛禅寺启动了建成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上海玉佛禅寺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
2016年1月,寺内东侧殿堂全部完工;7月,玉佛寺普贤殿举行上梁典礼。2017年9月2日,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启动平移工程,按照工程方案,大殿将先向北水平移动30.66米,平移到位后,在原地向上顶升1.05米。
2017年9月2日,玉佛寺启动大雄宝殿的平移工程。同时,内部佛像及文物也将同步完成平移。
2018年初,玉佛禅寺前院殿堂的修缮工程基本完成,柚木建造的纯木结构江南明清式样建筑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