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主要承担鲁迅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有关实物、资料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于2014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包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内有鲁迅旧居及鲁迅陈列展览。鲁迅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鲁迅于1924年春天购入后自己设计改建成的,也是迄今在北京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鲁迅的居所。鲁迅在此生活了两年多,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他先后两次自沪返京探望母亲,也住在这里。鲁迅在这里写下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篇章。1947年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病逝后,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北平高等法院查封了旧居,将其暗中保护起来。1949年10月19日,时值鲁迅逝世13周年之际,旧居正式对外开放。次年3月,许广平先生将旧居和鲁迅生前的藏书、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1954年初,在旧居旁建立了陈列厅,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0周年正式建馆并对外开放。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的旧址类博物馆,是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全楼以红砖红瓦建成,俗称红楼。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北大红楼于1961年3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8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以复原五四时期北大红楼历史面貌为主,并辅以陈列展览,恢复了图书馆主任室、登录室、新潮杂志社,第二阅览室、学生大教室、第十四书库,校长室、校长办公室、文科学长室、文科教员休息室,以及红楼大门等的历史原貌;举办“新时代的先声—新文化运动陈列”“不忘初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陈列展”,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专题展,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毛泽东等在红楼工作时的情景,凸显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红楼历史氛围。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红楼为依托,秉承宣传和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的宗旨,不断推出各种形式的展览,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
展厅展馆
鲁迅生平展
“鲁迅生平陈列”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并配以多媒体手段,全面地展示鲁迅一生的生活、工作与业绩。展厅一层中心展区的“什么是路”、“铁屋中的呐喊”、“麻木的看客”和“这样的战士”四个主题形象,为理解鲁迅思想提供启示。展览以鲁迅一生的足迹为脉络,共分八个部分:“在绍兴”、“在南京”、“在日本”、“在杭州、绍兴、南京”、“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在上海”。
第一部分:在绍兴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祖父清同治十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但仕途多舛。父亲科场失意,因病早亡。母亲性情和善而坚毅。鲁迅十二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书。十三岁,祖父因科场案被判重刑,父亲病重,家道衰落。鲁迅经常出入当铺和药店,倍感世态炎凉。他后来回忆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第二部分:在南京
1898年,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入免费的新式学校学习,四年后从南京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在这里,他热心阅读新书刊如介绍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天演论》等。此前几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鲁迅入学之年,光绪皇帝支持的维新运动被以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两年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这一切使鲁迅对中国在列强争霸的世界上的命运深怀忧虑。
第三部分:在日本
1902年3月,鲁迅以官费赴日本留学。前两年,他在东京学习语言及基础知识。其时留学生中涌现反清革命热潮,鲁迅倾向革命,剪断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在此期间,他翻译西方科幻小说,撰写了有关中国地质矿产的著作。
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得到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但第二年,据他本人记述,他在课堂上看到了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有中国人被指为俄军间谍遭日军斩首,而围观的中国人神情麻木。他因此醒悟到,中国国民的疾病不仅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的,遂弃医从文。
返回东京后,他尝试办文学杂志而不成功。1907—1908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表现了他当时的思想成果。他的文学活动主要是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尤关注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文学,因此多介绍俄国、东欧作家的作品,与其二弟周作人合译并印行两卷《域外小说集》。
第四部分:在杭州、绍兴、南京
1909年,因家庭经济原因,鲁迅终止留学生活回国。他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后任绍兴府中学堂教务长并讲授生物学。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并未根本改变社会基本结构及国民思想。鲁迅目睹社会形势的变化反复,对革命的结果深感失望,对地方政治的腐败极为不满。1912年,通过朋友介绍,他在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谋得职位。
第五部分:在北京
1912年5月,鲁迅随国民政府教育部迁至北京。行政工作之余,他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和古籍校勘,尤注重搜集绍兴乡邦文献。他还收集了大量古碑拓片。
1918年,在文学革命运动中,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首次使用了笔名鲁迅),揭露了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非人道、虚伪和吃人的本质。随后,他写了《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杂文,显示了“五四”新文学的成绩和力量。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死伤者中有鲁迅的学生。他因著文抨击时事,遭当局通缉,曾四处避难;又因恋爱并计划建立新家庭,遂于8月南下厦门任教。
第六部分:在厦门
1926年8月,鲁迅被聘为厦门大学国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期间,他编纂了《唐宋传奇集》等,以为撰写文学史的准备。《中国文学史略》(后改名《汉文学史纲要》)虽未完成,但显示其文学史研究的独到眼光和精辟见解。远离政治中心,独身一人,教学生活安稳而沉闷,鲁迅写下多篇回忆性散文,记述青少年时代经历,描绘了给他留下很深印象的人物如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同时还写了许多倾诉自己内心感受的信给在广州的许广平。
第七部分:在广州
鲁迅应邀担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和教务长。期间到香港发表两次演讲:《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继续坚持文学革命理念。1927年发生军事政变,国共合作破裂,白色恐怖弥漫上海、广州。中山大学一些学生被逮捕,鲁迅发动营救,但无结果。怀着对革命阵营内部自相残杀的愤怒和失望,鲁迅辞职,离开广州。
第八部分:在上海
鲁迅与许广平1927年定居于上海,1929年生一子。作为自由撰稿人,为报刊写了大量杂文随笔,坚持早年形成的改造国民性信念,抨击专制政治和社会丑恶现象。自1932年至去世较为多产,出版历史小说集1卷、杂文集10卷。除担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名义领导人外,他还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人权保障同盟。他积极倡导新兴木刻艺术,编辑出版多种中外版画作品。因外忧时艰,内感郁愤,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终年56岁。
馆藏实力
现有馆藏文物、图书等藏品7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59件。主要有鲁迅的手稿、藏书、藏画、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有许广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钱玄同、许寿裳、胡风、江绍原、魏建功、瞿秋白、冯雪峰、萧军、萧红、叶紫、柔石、冯铿等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人物的遗存;有大量的鲁迅著、译、辑、编著作版本和鲁迅研究著作版本、现代文学丛刊与新旧期刊;还有大量中外版画名作及李可染、蒋兆和、吴冠中等的绘画作品。
钱玄同日记
1917年初,陈独秀应蔡元培校长之邀,从上海来到北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址入京,其所在地就在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9号院。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个人担任主编,安徽籍的朋友撰稿予以支持。陈独秀北大任职后,北京大学内具有先进思想的新派人物加入编辑阵营。从四卷一号起,《新青年》成为北大同人刊物,“一校一刊”的结合,更加突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宗旨。
陈独秀编辑的四卷一号开始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钱玄同承担了四卷二号的编辑责任。《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中的《钱玄同日记》手稿,明确记录了《新青年》杂志由主要同人轮值编辑的史实:
1918年1月2日:“午后至独秀处,检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号归我编辑,本月五日须编稿,十五日须寄出也。”
1918年1月12日:“独秀交来《新青年》用稿一篇,题为《人生真义》,约千八百字左右,做得很精。又李守常论《俄国革命与文学》一稿,可留为第三号用。”
1918年1月21日:“《新青年》四卷一号已寄到。居然按Jan.15之期出版,其中所用新式圈点居然印得很像样子,可喜可喜。”
从1918年1月四卷一号起,到1919年11月六卷六号止,《新青年》共有3卷18期由编辑部同人轮值编辑。主要编辑者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陶孟和、李大钊、高一涵。从七卷一号起,《新青年》再度恢复到陈独秀个人主撰的状态。《新青年》作为民国史上第一同人刊物的历史也就此终结。
《尝试集》
新文化运动重要代表人物胡适有意识地先倡导和尝试用白话写诗作词。他曾读过陆游的一句诗中说:“尝试成功自古无!”,而胡适认为“自古成功在尝试”。因此,便借陆放翁诗中的“尝试”两个字,把自己白话诗集定名为《尝试集》。1920年3月,这本诗集正式出版,是我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
还有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尝试集》中新诗的创作,这个人就是新文化运动中另一位代表人物――钱玄同。
钱玄同十分赞成胡适的白话文主张,对于胡适用白话文写诗,钱玄同十分赞成,但又不十分满意。1917年7月,钱玄同批评这些诗“未能脱文言窠臼”、“嫌太文了”。他认为在新文学创作初期做诗要“宁失之俗,毋失之文”。对于钱玄同的批评,胡适开始觉得很奇怪,后来平心一想,又认为是极不易得的诤言,觉得自己的“尝试”不过是一些“洗刷过的旧诗”,于是以后所做的白话诗从内容到格式都用白话了。胡适在出版《尝试集》时,把《尝试集》分成两编,第一编是1917年9月前创作的诗,第二编就是胡适在接受钱玄同的批评后创作的诗。
这本由钱玄同家属捐赠的初版《尝试集》,封面上有胡适题字“送给玄同,适”,很可能《尝试集》出版后,胡适在第一时间就把书送给了钱玄同,“玄同”、“适”的称谓透露出两人的亲密关系。
一本薄薄的小书,见证了白话文如何走向胜利,也让我们看到了钱玄同的坦诚直率,胡适的宽容雅量。
《西游记考证》
《西游记考证》是一本没有标注出版者、出版时间的小册子。据胡适书中自述,该书完成于1923年2月4日;写作过程中,曾得到鲁迅的帮助。这也见于鲁迅1922年8月14日写给胡适的信。
胡适在他的《考证》中三次援引了鲁迅的考证并转录了提供的材料,说明是“周豫才先生把他搜得的许多材料钞给我”。4月17日,应该是这本小册子出版不久,这一天鲁迅在日记中写道:“胡适之赠《西游记考证》一本”。胡适在书的封面上,用毛笔写了“豫才先生适”。
《山野掇拾》
在送给鲁迅的书中,书上的题词长且极富感情的,孙福熙先生是一个了。从192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到1927年出版的《北京乎》,其间的每一部作品都送给鲁迅,并郑重题词。
孙福熙,字春苔,浙江绍兴人,《鲁迅日记》作春台,较早出现是在1919年11月19日“上午孙伏园、春台来”。是年,孙福熙与其兄孙伏园一起到北京,后经鲁迅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在那里曾得到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指导;1921~1924年间赴法留学,就读于法国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
《山野掇拾》便是他留学法国期间写成的,也是孙福熙的第一本书。全书共82篇,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1922年暑假期间,从里昂到Savoie乡村去画山野时的种种见闻。法国山村的美景,淳朴善良的乡民,异国的风俗,短短二十余天的山村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本没有将山野掇拾发表的意思;但闻到野花香,不禁思念故人,于是起了藉驿使聊赠一枝之意,想与故人共赏之。然而我失败了。我本想尽量掇拾山野风味的,不知不觉的掇拾了许多掇拾者自己。”
书中配有孙先生自画的四幅精美插图,封面也是他自己设计的,画面由各种绿色组成,由浅及深,并用灰色的边框衬托着,画的上端有孙福熙毛笔手书的“山野掇拾”,画的下方是孙福熙毛笔签名。这本书1925年2月由新潮社出版,列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
这本书的出版曾得到鲁迅的大力帮助。《鲁迅日记》1923年8月12日写道:“夜校订《山野掇拾》一过”,翌日又“夜校订《山野掇拾》毕”,8月14日即“上午寄伏园信并还《山野掇拾》稿本。又附寄春台笺”。1924年1月书还未印行,鲁迅又预定了五部,准备赠送友人。孙福熙对于鲁迅的感激之情,也从送给鲁迅书的题词中倾诉了出来。
《昨日之歌》
冯至的《昨日之歌》作为《沉钟丛刊》的第二种,由北新书局于1927年4月出版,共印行1500册。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收抒情短诗46首,下卷收爱情叙事诗4首,作于1921~l926年。整部诗集以歌颂青春、歌颂爱情为主题。语言朴质,少修饰,却牵出缕缕真挚、浓郁的情愫。
《昨日之歌》出版后,沉钟社的同人一半开玩笑,一半严肃地批评冯至的诗缺乏时代气息,没有摆脱旧诗词的情调。冯至将这个评语当作自己的看法,写信给鲁迅,并附寄《昨日之歌》一册。1927年5月23日《鲁迅日记》:“得冯培君信并《昨日之歌》一本,9日发。”一周后即“复冯培君信”。据冯至回忆,鲁迅肯定了冯至的诗,认为并不像他信中所说,有那么多旧诗词中的情调。可惜原信已经散佚,也无从了解更多的内容了。
《绿天》
提到苏雪林,人们常会想到她对鲁迅的诋毁和辱骂。但少有人知道她曾推崇鲁迅的创作“很合我理想的标准”。尤其少有人知道她还曾把她创作的第一部作品《绿天》赠送给鲁迅。散文集《绿天》1928年3月由北新书局出版。苏雪林说此书的写作是受了章廷谦《月夜》的启发。“我那时也在新婚,便也学着川岛用美文写婚后生活。成了一本书,题名《绿天》。”
难怪鲁迅在1928年3月14日写给川岛的信中,提到这本书:“中国文人的私德,实在是好的多,所以公德,也是好的多,一动也不敢动。白璧德…亚诺德,方兴未艾,苏夫人殊不必有杞天之虑也。该女士我大约见过一回,盖即将出‘结婚纪念册’者欤?”“苏夫人”即苏雪林。信中提到的“结婚纪念册”则指《绿天》,该书首页就印有“给建中――我们结婚的纪念”的字样。
《绿天》一出版,苏雪林很快就送给了鲁迅。在扉页上用黑色钢笔写了:“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七、四、一九二八”。版权页的留印处还加盖了“绿漪”朱红印章。不过现在鲁迅博物馆的这部“鲁迅藏书”,毛边,却没有裁开,似乎鲁迅没有读过。实际上“鲁迅藏书”中另有一本,也是毛边,却裁开了,翻过了。是鲁迅特意为保存赠书的原貌,另买来一部阅读呢,还是在苏雪林赠书前就买了一本来阅读了?如果是前者,可见鲁迅对这本书的珍重;是后者,又可见鲁迅关注这本书的热情,因为从书的出版到苏雪林赠书,时间不到一个月。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09:00~16:30
15:30停止进馆参观,周一全天闭馆。
门票预约
观众凭有效证件和手机号在微信公众号进行提前预约,凭有效证件入内参观。
预约时间为每日09:00至16:00
交通指南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
地址:北京市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公交车:乘坐北京公交13、19、21、42、44、46、56、121、335、336、387、409、
603、650、694、709、716、812、814、816、823、846、850、855路或运通102、
运通106路皆可到达。
地铁:乘坐北京地铁2号线,在阜成门站B出口出站,向东200米即达。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公交车:乘坐101电车、103电车、109电车、111电车、58路、685路、北京观光1线[铛铛车]、夜13路、夜2路,沙滩路口西下车。
历史沿革
北京鲁迅博物馆
民国12年(1923年)10月30日,鲁迅买下位于宫门口三条21号的6间旧屋的小宅院,议价800元。
民国13年(1924年),鲁迅自己设计改建小宅院。
民国35年(1946年),鲁迅原配夫人朱安通过地方法院办理了《赠与契约》,将鲁迅故居转赠给鲁迅之子周海婴。
民国36年(1947年)6月,朱安病逝,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北平高等法院查封了故居,将其暗地保护起来。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物部副部长王冶秋等派人查看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胡同21号鲁迅故居,并筹备恢复鲁迅故居原状的有关事宜。
1949年9月20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安排人员看管鲁迅故居,在许广平的指导下恢复故居陈设。
1949年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十三周年,鲁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1954年,文化部决定建立鲁迅博物馆,在鲁迅故居旁增建陈列室。
1956年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正式开放。
1996年10月19日,正值鲁迅逝世六十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基本陈列“鲁迅生平展”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1916年,北京大学红楼(原北京大学第一院)始建,用做学生宿舍。
1918年8月,北京大学红楼落成后,改用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北大文学院,全楼因以红砖红瓦建成而得名。
1952年,燕京大学撤销,北京大学搬迁到燕园。
2002年4月28日,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在北京大学红楼的基础上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2014年7月11日,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为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建筑布局
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是历史人物纪念馆,馆内包括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
鲁迅故居面积约400平方米,有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院中保存着鲁迅当年手植的两棵丁香花。鲁迅生平陈列馆位于鲁迅故居东侧,1956年10月建,占地1000平方米。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旧址类博物馆,馆内可参观区包括北京大学红楼旧址一层和院内平房展厅。
北京大学红楼是一座五层高平面呈工字形的砖木结构楼房,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因楼的主体用的是红砖,故有“红楼”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