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品牌网

全国服务热线:

品牌商入口
关注:  

扫一扫关注品牌网

客服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点赞: 149
为TA点赞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中国面积较大、收集物种较丰富、植物专类园区较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各类神奇的植物,主要景点包括热带雨林景区、名人名树园、百竹园、国树国花园、滇南热带野生花卉园、野生兰园、奇花异木园、水生植物园、百花园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还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 官方网站: http://www.xtbg.ac.cn/
  • 门票参考: 80元
  •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
  • 开放时间: 08:00~18:00(全年开放)
  • 适宜季节: 3~5月,9~11月
  • 建议游玩时间: 4~5小时
  • 旅游景区级别: 2011年(5A)

基本介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创建。版纳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国内外知名的风景名胜区。版纳植物园占地面积约11.25km²,收集活植物12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是我国面积较大、收集物种较丰富、植物专类园区较多的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较多的植物园。

版纳植物园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是:立足我国云南,面向我国西南(主要是热区)和东南亚,以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基础,探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物种濒危机制,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其学科方向是:保护生物学、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和资源植物学。

景点景观

热带雨林景区

热带雨林区占地面积约80公倾,用于对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植物的迁地和就地保护,包括姜园、天南星园、兰园、蕨类植物区、野花区等7个热带植物专类园/区,保存有种子植物2000余种,其中稀有、濒危植物100余种。核心区的原始热带雨林,集中展示了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大板根、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空中花园和高悬于空中的大型木质藤本等,还可见到反应该地区地质历史变迁的山红树、露兜树。是一个集物种收集保存、科学研究及环境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名人名树园

名人名树园建立于1999年,占地面积55亩,共收集展示275种或品种热带植物。该园有江泽民亲手植的相思树、李鹏手植的铁力木、李瑞环手植的小叶榕等,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会菲利普亲王手植的“热带雨林巨人”——望天树、日本秋筱宫亲王手植的黑黄檀,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手植的锯叶竹节树、院长周光召手植的天料木和院长路甬祥同志手植的龙血树等,本园创始人、第一任园长蔡希陶教授手植的龙血树,第二任园长裴盛基手植的野荔枝和第三位园长许再富手植的铁力木。该园还建有展示植物园历史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谱”,纪念创始人蔡希陶教授的石群雕——“树海行”在这个园中还收集了多种奇花异树,如蔡希陶教授发现并且手植的能够提取名贵南药“活血圣药”的柬埔寨龙血树,傣族佛教植物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棕,形似开屏的孔雀,沙漠贮水之树——旅人蕉,世界上较毒的植物,被称为“见血封喉”的——箭毒木,老茎生花可食用的——火烧花,花似喇叭的曼陀罗,俏似香山红叶的俏黄芦及叶形各异、花色奇彩的洒金榕。在园中,还有西双版纳比较古老的铁树——雌雄异株的千年铁树王。

百竹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百竹园建于1965年,面积104亩,引种栽培竹子250余种。收集有云南南部、广东、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热带国家的竹类,其中有许多珍贵的竹种,如茎粗达25厘米的巨龙竹、竹间似佛肚的佛肚竹、黄绿相间的黄金间碧竹、竹枝长满钩刺的刺竹、当地傣族用来做竹筒饭的糯米香竹、更有罕见攀树缠枝的藤竹及具有浓郁傣族风情的凤尾竹。

国树国花园

国树国花园于1999年建立,按世界六大洲进行规划分区,即分为亚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六个区。共占地20亩,收集展示了适宜本地生长的80个国家的58种国树国花。如缅甸国花—龙船花、老挝国花—鸡蛋花、利比亚国花—石榴花、马达加斯加国花—凤凰木、比利时国花—杜鹃等,并通过文字与科普解说,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地理地貌等知识。

滇南热带野生花卉园

该园占地31亩。主要收集了滇南地区(泛指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野生花卉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野生观赏花卉65科约250种。园景充分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乔、灌、草、藤等类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10亩水域为衬托,花红水映,景观别致。该园已成为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专类园区。

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

截至2015年9月,该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占地面积90公倾,于1974年划地保护与建设,旨在珍稀濒危植物及热带雨林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通过几十年的收集、保护与建设,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其中引种植物约1500种,保存有100多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重点保护植物。区内还建有用于生态学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塔、地表径流观测站等设备。同时,还建设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区,即保存了物种又丰富了科普教育的内容。区内的森林群落是以四树木、番龙眼等为标志树种。并有老茎生花、绞杀现象、独树成林、板根等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该区已成为从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的重要基地。

野生兰园

野生兰园占地面积9.08亩,于2000年建立,以保护和研究兰花资源为宗旨,主要从事兰科植物的引种驯化、保存培育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收集保存石斛属、万代兰属、鹤顶兰属、笋兰属、贝母兰属、指甲兰属、蜘蛛兰属、凤蝶兰、石豆兰属、钻喙兰属、虾脊兰属、竹叶兰属、美寇兰属、湿唇兰属、羽唇兰属等野生兰科植物近200种。该区已成为国内从事兰科植物研究的重要基地。

奇花异木园

奇花异木园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12亩,主要收集热带各种奇花异木,并用园林园艺的方式向公众进行展示,对普及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园分为观果植物区、草花植物区、花叶植物区、感应植物区、赏茎植物区等,收集奇花异木254种(品种)。其中有老茎生花植物无忧花,观果植物神秘果、木奶果、可可、气球果、乳茄,茎杆膨大的观茎植物酒瓶棕、酒瓶兰、象腿树、佛肚树等,块根、块茎膨大的植物山乌龟,巨花马兜铃,花构件似胡须的老虎须、猫须草,花形奇特艳丽的红花西番莲、金杯花、重瓣纸扇,草花植物虾衣花、太阳花等,花叶植物红桑、白缘龙舌兰等,感应植物跳舞草、含羞树、时钟花等,木材最轻的轻木,国家保护植物火树麻等。

野生食用植物园

该专类园由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在原野生蔬菜植物专类园的基础上,于2009年开始,历经3年建成。本园区面积约150亩,收集保存野生食用及栽培植物近缘种400余种,分别保存在野生食果区、野生食花区、野生食茎叶区、野生食根区,野生栽培植物近缘种则点缀于各区内。这是截至2015年9月世界上收集保存野生食用植物种类比较多,面积比较大的专类园区。

水生植物园

水生植物园水面面积15亩,收集和展示热带地区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现收集保存了约100种(品种)。该园按照水体深浅等水湿小环境和植物生态习性分别种植了不同生活形态的水生植物,包括:浮叶植物——植物根系或地下茎扎根水底,茎生长于水中,叶柄长度可随水位而伸长,叶及花朵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如王莲、睡莲、芡实、萍蓬草。浮水植物——植株整体漂浮于水面,根部不生于泥中,可随水流四处漂泊的植物,如雨久花、满江红、凤眼莲、美洲槐叶萍、紫萍、大漂、眼子菜、荇菜。沉水植物——完全的水生植物,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它们多生活在水较深的地方,根长在土里,叶片通常呈线形、带状,如金鱼藻、黄花狸藻、黑藻等。挺水植物——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下茎扎于泥中生长发育,上部植株挺出水面,通常生长在浅水或水边的水生植物。如荷花、纸莎草、畦畔莎草、水葱、长节淡竹芋、白粉塔里亚、水芋、水生马蹄、撒金泽泻、泽泻、黄花蔺、千屈菜、蔗草、菖蒲、慈姑、黄花鸢尾。滨水植物——生长在岸边或堤岸潮湿的地方,喜水耐湿,如水杉、落羽杉、水松、木芙蓉等。

绿石林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绿石林景区面积225公顷,位于葫芦岛东部区,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典型的石灰岩山森林植被,生长有1000多种高等植物,栖息着上百种野生动物。区内千姿百态的象形奇石和郁郁葱葱的雨林形成的树石交融的景观比比皆是,构成世间少有的“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奇观,故有“绿石林”之称。绿石林景区是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如双角犀鸟、灰叶猴、峰猴、长臂猿等的原始栖息地,同时具有丰富的热带兰科植物资源,是开展这些珍稀濒危动植物回归和综合保护的示范基地。

百花园

百花园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第一景,占地面积353亩,现收集保存与展示热带花卉植物645种(品种)。百花园植物布景主要采用孤植、纯林大片种植、同类多品种集中收集、专科专属保存、攀缘及水生花卉植物多种方式展示。并力求与地形水域巧妙结合,形成不同的赏景空间,创造“天女散花”、“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和“花开花落”等景观效果。借助区内大量花卉植物,通过挖掘花卉与人们日常生活、信仰和情感的关联,以及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以花卉植物创作出的传说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对联、字画、牌匾等形式展示于园区内,充分展示花卉植物的科学和文化内涵。

百香园

百香园占地面积86亩,引种保存国内外重要香料植物104余种。有世界名贵香料植物依兰香、丁香、檀香、土沉香、香荚兰、肉豆蔻、秘鲁香、吐鲁香、降香黄檀、锡兰肉桂、肉桂、白兰花等,也保存有重要乡土香料植物,如高含金合欢醇型、香叶醇型、芳樟醇型、甲基丁香酚型的细毛樟;高含柠檬醛的吉龙草,高含黄樟油素的狭叶桂,高含樟脑的勐海黄樟等,它们当中不少是云南特有种,世界罕见的香料植物,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此外,还收集有许多传统的民族食用香料,如当地傣族常用的烧烤配香原料香茅草、刺芫荽,在傣年节做糯索粑粑的配香原料云南石梓花及传统佛教信仰植物铁力木等,是中国比较大的香料植物活基因库。

野生姜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姜科植物进行收集驯化与保存工作,主要以国内和东南亚国家的热带和亚热带野生姜科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为主。该园占地面积约100亩,保存野生姜科植物16属170余种,其中保存有珍稀濒危植物茴香砂仁、拟豆蔻、长果姜、勐海姜,重要中药材砂仁、益智、草果、姜、草豆蔻、高良姜、郁金、莪术、姜黄、闭鞘姜等,另还保存有做香料,色素,淀粉,蔬菜以及美丽的观赏姜科类植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野生姜园已成为世界从事姜科分类、系统进化、传粉生物学、生态学、植物化学、开发利用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基地。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门票一直实行“一票制”。全票价格为80元/人次,对6周岁(含6周岁)或者身高1.2(含1.2米)以下的儿童、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持《离休证》的人员、持有有效证件的残疾人(盲人、双下肢残疾人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允许一名陪护人员免票进入)、持有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及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持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证》人员(本人可携父母、配偶、子女最多6人免票入园)实行免票政策;对6-18周岁(含18周岁)的未成年人、60周岁(含60周岁)—70周岁(不含70周岁)的老年人、持有有效证件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在读学生给予半价门票政策。

交通路线

全国多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等)有直达西双版纳的航班,到达景洪后到版纳客运站(当地人称“翻胎厂客运站”,民航路3号)乘车前往勐仑的班车到植物园(20分/班),车程1小时,票价20元左右。

植物园所在的勐仑镇是昆明到老挝的国际班车、昆明到勐腊县的长途车必经之地,可以在昆明南部客运站乘坐以上班车,在勐仑镇下车。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腊县勐仑镇葫芦岛,距离景洪市有96千米,距勐腊县城有100多千米,东经101°25′,北纬21°41′,占地面积为11.25km²。

气候条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年平均气温21.4℃,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降水充沛,旱雨两季分明。

历史沿革

197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云南省热带植物研究所”。197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1987年1月“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群落室与昆明分院生态室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其余部分成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辖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996年9月经中编办批准,昆明植物研究所所辖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为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沿用现名。1998年底首批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2011年7月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3年6月成为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单位。

荣誉及其他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被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先后授予了“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点)”   、“全国文明单位”、“云南省精品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7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词条所在榜单

相关知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