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台湾岛——中国第一大岛,战略要地。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岛形狭长,从最北端富贵角到最南端鹅銮鼻,长约394千米;最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约144千米。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逾99%,为台湾省主岛,在世界大岛中列第38位。人口约2300万(2006年)。其中汉族约占98%,高山族等约占2%。
地理环境
全岛周长原为1139.25公里。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此外有海埔新生地38.85平方公里及属岛74.80平方公里。海岸线共长1239.58公里。岛形南北狭长,北起富贵角,南至鹅銮鼻,长约394公里(旧作385公里)。岛中部东西最宽,自浊水溪口西南海岸东至秀姑峦溪口约144公里。
台湾岛占台湾省全省面积逾99%。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30%,余皆为山地和丘陵所盘结。其中100~500米约24%,500~1000米约14%,1000~3000约31%,3000米以上仅约1%,但超过300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
历史沿革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l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领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
郑氏政权末期与清政府处于军事对峙状态。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向澎湖、台湾进发,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爽率众归顺清政府。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条》,《北京专条》仍表明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此后.清朝官员提出台湾设省的建议。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为刘铭传。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在祖国大陆解放的前夕,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跑到台湾,他们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处于分裂状态之中。
荣誉及其他
军事意义
地处中国海区东南部前沿,又位于亚洲东部岛链中环,为中国东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线侧翼的海上屏障,是维护中国在东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权益的战略要地。历来常受外国侵占,发生多次重大战事。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日本倭船进犯福建后转而占据台湾岛西南岸,福建都司沈有容率战船队冒风浪经澎湖追歼倭船于台湾岛近岸。南明定武十六年(1661),郑成功率船队乘满潮出敌不意地通过水浅滩多的鹿耳门,驶入大员湾实施登陆。当荷军以舰船两次从海上反扑时,皆被郑军击退。
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期间,英舰曾侵入鹿耳门、鸡笼(今基隆)、大安港等地窥伺和炮击,皆被击退。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日本借口“牡丹社事件”,派军队在台湾南部琅峤(今恒春)登陆并进攻石门、牡丹社等地,遭到平埔人顽强抵抗达半年之久,日军终以战死、病亡600人后撤走。
1884年(清光绪十年),法国在进行马江海战前后,皆派舰队攻占台湾北部基隆、淡水后转而在海上对台湾封锁。在大陆军民的支援下,台湾军民的抗法斗争终于取得胜利。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军民奋起开展反占领、反割台斗争。5月,日军从三貂角一带登陆,先占领岛屿北部,后逐渐向南推进,台湾军民在中部、南部利用有利地形殊死抵抗日军占领。斗争持续达5个月,日军以伤亡约3万人的代价方占领全岛。
地质与地貌
全岛为复背斜构造,山系东北—西南走向,地槽开始形成于古生代晚期,经第三纪中新世海水升降活动和上新世造山运动,进入岛孤形成阶段,地槽时代基本结束。更新世剧烈间歇性上升。第四纪冰期曾因海面下降而与大陆相连;间冰期海峡水面回升,复成海岛。现今台湾海峡深度一般不过百米左右。自第四纪初期以来,海浸规模及沉积地层有逐次变小变薄的趋势。台湾海峡沉积率每千年约为15~50厘米。
台湾复背斜的东西两翼极不平衡。本岛位处太平洋西北部岛弧群的中段、琉球孤与吕宋弧交会点,其本身亦呈浅弧状,向大陆突出。面临太平洋一侧海崖陡降,以约1:10的急坡在去岸约50公里处,海底已深达4000米以下;陆上的内侧则为南北延伸的大断层线。依板块构造理论,本岛应是位处太平洋一方的菲律宾海板块与东北方欧亚大陆板块缝合线(东台纵谷带)上。由于背斜受东来压力为主作用,造成中央山脉地带的上升运动和断层激化,其间玉山地块的形成则可能受自北而南的琉球弧运动影响。本岛主要构造线和断裂均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台湾山地的脊梁山脉为中央山脉。自东北部苏澳海岸附近起,最后纵贯恒春半岛入海。全长约320公里。山脉东部主要为片岩,主脊及其西部为轻度变质的粘板岩(第三纪千枚岩、板岩、硬页岩、变质砂岩等)。其西北的雪山山脉长约180公里,与西南玉山山脉相接;玉山山脉北与雪山山脉皆为粘板岩。西为阿里山脉,其北段亦称加里山脉。再往西有丘陵、台地、盆地相间错。基隆海岸有大屯、基隆等火山群分布(见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高雄、凤山有大小不一的滨海平原,近代冲积层掩覆甚深,海峡东岸前缘滩涂,即为台湾主要“海埔新生地”分布区。中央山脉东隔台东纵谷,有长约150公里的海岸山脉(亦称台东或东台山脉)。后者为夹有大量火山碎屑岩的新第三系山地。所有东西诸脉组成台湾山系,其间多狭长谷地,为重要断层线所经,尤以广2~5公里的东部大纵谷最为典型。
东部的海岸山脉最高峰新港山1682米。中央山脉高峰丛集区,北起南湖大山(3740米),南迄北大武山(3090米),其间相去不下200公里,超过3000米和3500米以上的著名山峰簇聚,其中秀姑峦山3833米,马博拉斯山3805米。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旧测3950米),为台湾最高峰,亦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在玉山峰群中,高逾3900米者尚有东峰(3940米)、北峰(3920米)、南峰(3900米)等。雪山山脉亦多超过3500米的高峰,主峰雪山海拔3884米,其北的大坝尖山3573米,峰顶岩层叠立,景色奇伟。雪山山脉及中央山脉和玉山第四纪冰川发育,有更新世后期冰蚀地形遗迹。
海岸大部分皆甚平直。北部自富贵角以东,南至三貂角,长约120公里,岩石裸露,岬角岐出,但除基隆港外,天然港湾规模狭小。东部海岸除苏澳湾外虽岸外水深,但因断岸逼岸,腹地多山,于建港不利。各河下游及河口冲积平原的发育规模,亦远逊于西部。西岸大部分为滨海平原区,滩涂宽广。海埔新生地以乌溪(大肚溪)河口至曾文溪河口一带,增长最速。除西南部高雄海岸外,西岸砂碛绵亘,缺乏天然良港。
主要平原80%以上集中于西部。若依中央山脉全线为界,以东主要平原仅有东台纵谷狭长地带(包括花莲平原和台东平原)。其间有花莲、秀姑峦和卑南三溪流域的冲积扇群相交错。
北部多丘陵。惟台北市及其附近沿淡水河至关渡一带例外。西部则有新竹平原、海岸平原、彰化平原、台中盆地、浊水溪大冲积扇、嘉南平原、高雄平原、屏东平原、恒春平原。以上西部滨海平原连续成带,如以乌溪(即大肚溪)河口为起点,止于高屏溪口附近,平原面积当不下4500平方公里。
气候
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的过渡区,每年自10月~翌年3月为东北季风盛行期,5~9月为西南季风期,其间分别为两者的转变期,因受东北信风和冬季大陆冷气团影响,东北风的作用特强。东北部与西南部气候有显著差异。南北平地各以台北、恒春为代表,年均温分别为22~23℃和24℃~25℃,年较差前者约13℃,后者约仅7℃。至于最高月均温仅约30℃,最低月概在15℃以上。零下的绝对低温虽偶一出现于北部平原、台地,而霜冻之害不见于台中以南地区。气温垂直变化大,山地年均温,阿里山的2406米测站已低至为10℃左右,玉山的3850米测站更低至4~5℃。后者极端低温可至-12℃。
降水量东北部特高,基隆历年平均值超过3000毫米;最高可达5000毫米(如1953年5173毫米)。宜兰亦可超过3000毫米。台中、台南、高雄皆逾1700毫米,屏东高于2000毫米。但西南部各地的年变率特大,与东北部常年多雨的特点适成对照。东北季风为冬半年主要雨源,年中受台风影响亦较强,致雨机会特多,基隆被称为“雨港”,雨日逾200天,最多可达230多天。宜兰亦常超过200天,最多可逾220天。西南部的台南、高雄等雨日远少于宜兰和基隆,且逐年变化亦大。如高雄1975年雨日为120天,1976年仅65天,1978年69天,1983年114天。1977年高雄雨量曾达2793.9毫米,1980年竟少至572.8毫米。西南部平原区全年日照虽可超过2000小时,却因秋冬少雨,常有较严重旱情。
台湾岛及其近邻海域位于太平洋台风夏秋间频繁出没地带,台风年均不下3~4次,其中尤以横越恒春半岛和北部最多,受影响亦最大。台湾山地多雨,年雨量达4000~5000毫米的山区,全岛有5~6处之多;最高记录为基隆东南方的火烧寮,历年平均超过6000毫米,最大超过8400毫米,即与东北季风和台风二者有密切关系。一次过境台风造成最大的总雨量,可达千毫米以上,如1969年10月17~19日在宜兰南部冬山乡新寮地方的一次台风雨,3天内总雨量达2749毫米,其中18日一天内达1672毫米。
山脉与河流
台湾岛上溪河依主源计算,长50公里以上的不过20条,其中西向入海者16条,东向入海者4条。大部分河川流路短,河床比降大,上游水势急湍,下游流路不稳定,流量的丰枯之差甚大。长大河流有:浊水溪源出中部山地,全长仅186公里,流域面积3155平方公里;高屏溪长171公里,流域面积3257平方公里;淡水河长158.7公里,流域面积272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大甲溪、乌溪(大肚溪)、曾文溪以及东部的卑南溪、秀姑峦溪、花莲溪。淡水河是台湾唯一曾有航运之利的河道,近年因河床淤浅,水运已为陆运所代。台湾岛河流水力资源丰富,总蕴藏估计不下500多万千瓦,其中大甲、浊水二溪各可超过百万千瓦。至1980年,已开发利用及施工和设计中的,共不过约266万千瓦,略多于总蓄积量之半。
文化
由于语言、风俗习惯及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高山族内部又分为阿美人、排湾人、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邹(曹)人、雅美人、鲁凯人、卑南人、邵人、平埔人等。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高山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族群之间的语言差别比较大,共同特点是,都属于多音节的没有声调的胶着语。
闽南文化
台湾汉族则大多数是福建、广东两省的移民,其中,福建以漳、泉两地移民约占80%,因此闽南语(又称为"福佬话")为台湾民间的主要方言,被称为"台语",闽南文化又称为“河洛文化”、“福佬文化”。
清代汉人到台湾后,往往是同乡群居在同一村庄,常沿用原乡名为地名,并建庙供奉共同信仰的神明,作为守护神庙,移民透过庙宇的祭祀活动,彼此结合成祭祀组织,庙宇就成为移民社会的信仰及活动中心。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如漳州移民供奉开漳圣王;泉州移民供奉保生大帝及观音、妈祖。
客家文化
一般而言,客家人原居中国北方(山西、河南、湖北),后因五胡乱华、宋朝南徙等历代因素造成北人南迁,南方居民称他们为客,于是就有了客家一词出现。
台湾客家人主要来自中国广东潮州和梅县,目前分布于桃、竹、苗地区,或者高雄、屏东、美浓等地。客家人适应力特别强,为了生活,可以四处为家,漂泊异地。客家人较为保守,有强烈的“我群”意识,珍惜文字、尊重有知识的读书人,比较重视教育成就。
客家山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鲜明的地方色彩。台湾的客家山歌歌词,一般为七字一句、四字一句。从歌的种类来看,大致分为过山调(历史悠久)、山歌仔(即兴创作)、平板调三种。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是奉祀在公厅或宗祠。客家族群祭拜的神只以义民爷、三山国王为代表,台湾各地只要有客家人开垦的地方,就会有三山国王庙。
殖民文化
在台湾的许多角落,都可以看到过去殖民时代的影子。淡水的红毛城,是荷兰人与西班牙人占领台湾的遗址;台北人声鼎沸的迪化街、桃园大溪、台南新化等地,可见日据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巴洛克建筑,现在台北的许多日据时期的重要建筑;台北西区的总统府、行政院、旧台大医院等,都加了夜间照明以展现其古典婉约,成了点缀台北夜空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