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汉楚王墓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和铜山县境内,徐州附近的楚王山、小龟山、东洞山、北洞山、南洞山、卧牛山、驮篮山、狮子山等处。共八处二十余座。是西汉十二代楚王的墓, 已发掘或清理的有小龟山、北洞山、东洞山、驮篮山、南洞山和狮子山汉墓等。东洞山汉墓一号墓较大,有七个墓室,面积约200平方米;二号基规模较小,1982年发现出土鎏金铜器有巨型“赵姬沐盘”、明光宫鼎等。北洞山汉墓墓室总面积达500平方米,七个彩俑室各有仪仗、侍卫彩俑三十余个。1986年出土有金带钩、透雕玉器,铜、铁器及“楚御府印”等珍贵文物。该墓构造复杂、葬法独特,对研究汉文帝时起依山择陵起源,西汉建筑、采矿、化学保护技术有重要价值。
发掘
1982年发掘的小龟山2号墓,凿山而筑,东西长约83米、南北宽33米,共有墓室12个,各墓室又分前中后三室,为仿墓主人生前居室营建,宏大壮观,犹如地下宫殿。墓主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1954年发现,1995-1996年发掘的狮子山楚王墓是墓群中最大的一座,面积约850平方米,有三个兵俑坑,一个马俑坑,其中一、二号坑内有兵马俑2500个,成四个方阵布列。位于内墓道两侧的三个耳室是迄今发掘的诸汉楚王墓中唯一未被盗扰且保存完好的,出土有一批金银铜铁玉器及150方银、铜官印等珍贵文物,据推测该墓主可能为第三代楚王刘戊。1984年发掘了该墓三座兵马俑陪葬坑中的两座,并在原址建立了徐州兵马俑博物馆。龟山、狮子山两处楚王墓也分别建立了博物馆。
汉墓特征
西汉初兴,为巩固统治,大封同姓王。同姓王们各经营一方,筑城造宫,修陵建墓,时至今日宫城多废,年久无存;墓位地下,保存较易。解放以来,文物工作者调查和发掘诸多王陵古墓,计有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墓,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墓,山东曲阜的鲁王墓、临淄的齐王墓,河南省永城芒山梁王墓,湖南长沙王墓,江苏徐州的楚王墓、扬州的广陵王墓,广东广州市南越王墓等,已发掘了数十座。这些墓虽多经盗掘,但墓葬形制保存尚好,对研究西汉建筑艺术颇为重要。墓葬形制有二:一曰竖穴墓,葬具多以棺椁及黄肠题凑;二曰岩洞墓,如徐州的楚王墓、永城芒山的梁王墓及曲阜的鲁王墓等,这些墓多依山凿石造墓。这种墓气势庞大,结构复杂,有棺有椁,道长室多,工程浩大。墓葬形制之异同,概因各地风俗习惯、葬俗制度和自然条件而异。 徐州的楚王陵墓,颇具特色。目前已调查和发掘的8处,因其早晚关系和各墓特色不同,故墓葬形制和葬俗葬制也各有别。鉴于这些墓绝大多数早年被盗,墓葬结构和形制部分保存完好,但文物及葬制多受破坏,为这批墓的研究设置了诸多困难。
一、楚王陵墓之特征
(一)墓地的选择
楚王选择葬地,一般是各具一山,山头都不太高大,自为一体。在墓的前方,一定要有开阔的空地,远山近水,一览无余,独占一山,曰“占山为王”。墓门一定要向空地,其方向有面向南者:如狮子山墓、北洞山墓、驮篮山二墓、南洞山墓、卧牛山墓。有面向西者:如小龟山墓、石桥汉墓;亦有墓门向东者,如楚王山刘交墓。皆人工凿岩成墓,精粗有别,一般早期较考究,四壁平整规范,如北洞山墓、驮篮山墓;晚期较粗犷,如小龟山墓。
(二)关于墓道甬道及封门
关于楚王陵墓的墓道,比较复杂,早期有斜坡墓道一般比较宽大,如楚王山刘交墓、驮篮山二墓,斜坡达20度,亦有前后宽度不同,又分前(外)宽后(内)窄;平底墓道,如北洞山墓、狮子山墓。中期墓一般为长方形小平底,如小龟山墓、石桥墓、南洞山墓;个别墓道前端稍宽,亦有墓道后端有一段为喇叭形,如南洞山墓。晚期的卧牛山墓墓道前宽后窄,底部有斜坡,但斜度较小,为15度左右。
甬道:早期较宽大,一般剖面约为2×2米左右,较短,如北洞山墓、驮篮山二墓、狮子山墓。中期墓的甬道一般较长,剖面约1.1×1.9米,有的长达近50米,如小龟山墓、石桥墓、南洞山墓。晚期甬道又变短,如卧牛山墓。
关于封门设备:各种门道封法也不一样,甬道门主要用塞石,塞石大小和制作光度依墓葬规格不同而异,一般长2.0~2.5米,个别长者达4.5米,宽厚在0.95~1米。早期甬道较宽,用4块塞石两两并列上下叠压封堵,个别塞石上下有榫(如北洞山墓)。塞石数量,依甬道长短而定,如北洞山用3组,狮子山用4组,驮篮山亦用3组。个别墓室也用塞石,如北洞山的主墓室(棺室)在过道上(短甬道)也用一组塞石。这些塞石内或外往往还有一道木质门,一般为双扇,留有门枢窝和封门器槽;封门器有铜质(北洞山墓)或铁质(狮子山墓),形制也不同。早期墓的各室,视其情况,有的也备有木门,如狮子山墓、驮篮山墓;个别墓在后墓道,两侧凿有耳室,也用较小的塞石填实,如北洞山墓道后段,还用较小塞石封堵,耳室则用长宽各约1米的石板封堵,这些石板厚薄不均,一般下边厚,上部薄,当为操作方便所致,如狮子山内墓道的3间耳室即用此封法,同时在封门内又用木质门封死,个别墓在墓道两侧凿有石龛,其封门方法用特制石板竖立封死。中期墓的封法大体同早期,唯甬道窄而且用两块塞石上下叠压封死,这种墓往往全甬道填满塞石,如小龟山男性墓用了13组塞石,这种塞石往往在甬道底部凿有石槽以增加封门之牢固性(小龟山二墓)。有的墓在塞石上有编号,记塞石尺幅和在墓中的位置,如狮子山墓甬道塞石。塞石的制作工艺有粗有精,一般早期较精,棱角规整,六面磨光。以驮篮山墓塞石最精,六面光洁,可以鉴人;北洞山墓、狮子山墓次之,中晚期墓塞石较粗约,打制出六面,凿痕清晰,不加打磨,以石桥M2最典型。
(三)关于耳室的配制
耳室的设置系根据各墓的具体情况而定,有多有少。有的在墓道两侧,如北洞山墓在后墓道两侧各有1间耳室,楚王山刘交墓在墓道上有4间耳室,两两相对,狮子山墓在内墓道两侧相对3间耳室,但各墓墓道上不造耳室;有的墓在甬道上凿制耳室,如小龟山二墓、石桥墓、南洞山墓;有的墓没有耳室,如石桥墓M2、卧牛山墓。耳室的功能亦不尽相同,北洞山墓因被盗而墓室空空,功能难定。狮子山内墓道3间耳室,从出土文物论定,西侧南端一室(W1)为“御府”库,放置大量铜容器、铜铁兵器、漆耳杯、玉酒器等武器和生活器皿等,各式器物达200余件;西侧北端一室(W2)主要放置铜、银容器及鱼、兽骨及谷物(炭化)等,似为贮藏室;东侧一室(E1)有两道门,从出土的陶器、盆、铁釜、铜勺、铜甑、铜釜等物,应为庖厨间。小龟山汉墓的耳室似为车马间,在男性墓内清理出陶俑、陶马和车等明器。
另在北洞山墓墓道中段两侧有7个石龛,龛内放置彩绘陶俑222件,这些俑皆为武士、武官形象,看来这是为了卫戍该墓而特设的仪卫俑。
(四)关于墓室的配制
墓室是墓葬的主要部分,其中有主室(棺室)、横堂、侧室、沐浴室、厕间及排水设施等。主室在早期墓中多在墓之后端,为长方形,因系放置棺椁之地,一般都很讲究,造型规范,四壁平整,如北洞山墓、驮蓝山二墓。楚王山墓还用特制石料四壁砌筑,顶用特制券石起券,异常宏伟。但是,狮子山墓主棺椁陈置于横堂东侧之棺床上,这可能是因为该墓尚未建成而墓主突然故去的应急措施所致。中期墓显得比较复杂,多系在中心部位的一间大室内再建木结构瓦顶棺房,如河北中山靖王刘胜墓、小龟山二墓、石桥墓、南洞山墓等。后期墓比较简约,把棺椁置于后室即可。关于其他室的功能,因被盗诸原因,不能论述准确,仅就个别墓室,依据清理情况和各室现存设施,简述如下:狮子山楚王墓之E2,清理时发现有诸多铜钱遗迹,该墓盗洞又出有完整钱17.6万余枚,故论定此为钱库;该墓之E4,清出有女性所用之物及女性牙齿等,该墓又有专门之封门设备,故为女性陪葬墓;而W3和W4分别集中出土铜镜、铜印、铜镞、铜带钩、铁甲、铁盔等,故认为为储藏室;该墓的后室,出土整套石磬、琴钮之类乐器附件,似为乐舞厅。北洞山墓之西侧室,因塞石封堵较严,未被盗扰,在其室内清理出金带钩、金耳饰、玉衣片、透雕玉饰及铜带钩等,亦应为储藏室;在出土文物中有“武库”铜印章及铜弩机、铜镞等兵器,说明在墓室中当为“武库”的设置。中期的小龟山M1甬道上,有一套间(XIV、XV)与该耳室(XⅢ)相对应,从出土的陶俑、陶马、陶盆及铜弩机、铁衔镳等及井等设施看,该室的功能应为车马间。在早期墓中还有沐浴间(驮篮山二墓)和厕间(北洞山墓内有2间、驮篮山墓各有1间)。中期墓的厕所不大明确,如小龟山墓之第X室,石桥M1主墓东端北边的小室也应为厕所。在楚王陵墓中多有水井设置,这些水井的位置各有不同,早期的狮子山墓在包厨间中,中期的小龟山墓有两眼水井,其一位于男性墓的XIV室的马厩中,另一眼位于XI、XⅡ两室壁中间;晚期卧牛山墓的水井位于后侧室南壁下。关于墓内的排水设施,不分早期晚期皆有,唯狮子山墓因尚未按原计划建成而没有外,其他各墓都有,排水方向,依各墓具体情况而异,有的把水排在裂隙处,有的排向墓道。
(五)关于封土
一般来讲,西汉的帝陵、王陵皆有封土,楚王陵墓亦不例外。但是,有的墓经过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水土流失,有的尚存,如楚王山墓、北洞山墓;有的已不存在了,如小龟山墓、驮篮山墓、石桥墓等。封土质地一般是从山下运上去的褐色土,以夯实,夯层一般在20~35厘米,个别封土周围还用特制石条镶砌,加以保护,如楚王山刘交墓。
(六)关于陵园及其他设施
西汉帝陵皆有陵园,且规模庞大。按照制度,王陵也应有陵园,因徐州历史上多次黄河泛滥,造成平地有3~5米淤积,加之地貌变化,陵园已不复存。但在楚王陵周围,仍可见一些遗迹,如在狮子山西的砖瓦厂采土场内,可见到不少西汉瓦片,在我们找墓时新挖的几条探沟中,也都见到瓦砾遗物。同时,在狮子山西坡上,发现二节陶质排水管,是为墓垣上的排水设施,从这些遗物和遗迹,说明狮子山墓当年有相当规模的陵园建筑。
墓是葬埋死人的设施。个别墓不仅有墓葬设施,而且还附有衙属部分,如北洞山墓在墓道中段东侧,建造有一整套类似地面建筑的衙属,功能齐备,有大小达11间之多,计有武库、乐舞厅、更衣室、仓房,地下贮藏室(凌阴)、厨房、水井、柴房、厕所等。
个别墓葬还专门陪葬有兵马俑等卫戍部队。如狮子山楚王墓,在其西、北部都发现有兵马俑坑,西侧有6条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和警卫俑等兵种,数量多达4000余件。同时,在陵园内也发现多处零星兵俑坑和一处车坑,车坑中葬有3辆漆质模型车和3个立式陶俑,当为御手或车士。
(七)关于陪葬墓
近臣及亲属陪葬古已有之,西汉亦不例外。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长陵就有萧何、曹参、张耳、张良、周勃、戚夫人等陪葬;惠帝安陵有鲁元公主、陈平、张苍、爱盎、杨雄等陪葬。帝陵如此,王陵也多依规行之。楚元王墓目前可见有4座陪葬墓,《水经注》记载“……经十余坟”。北洞山墓北面的后柚山上,清理了近10座陪葬墓。在狮子山墓附近的绣球山上,1987年也清理出2座陪葬墓。小龟山墓也发掘过陪葬,那是1972年发掘小龟山一号墓,从出土器物铭文可知为“翁主”墓。 值得一提的是狮子山墓中的3座陪葬墓,其一曰“食官监”墓,位于内外墓道相接处之外墓道东壁下,墓主为男性,年龄在40岁左右,随葬品颇丰厚,计有5件铜鼎、4块玉璧、两件玉璜、4把铁剑、两件铜镜、1套制作精美的玉枕、1方铜质“官监印”和1方无字玉印及大量铜钱、陶器和陶俑等;其二为E4内,因被盗清理出牙齿及玉舞人、玉鼻塞、玉珩等文物,经鉴定,为一30岁左右的女性;其三为E5内,该室盗扰惨重,但从墓室的结构和与E4封门设备相同来看,亦应为一女性陪葬墓。究其原因,可作以下推论:狮子山楚墓的时代,发掘简报认为第二或第三代楚王。第二代楚王刘郢客,为刘交之子,官居“宗正”,在位四年薨,墓陪葬二女一男似难理解,若为第三代楚王,该王参于“七国之乱”,战败自杀,死的突然,墓未建成即行葬入在自杀前,把自己心爱的妃子先行杀掉与自己葬在一起,亦为不可;楚王战败自杀,二女子痴情殉葬自杀也有可能;食官监是楚王的亲信,楚王自杀,作为楚王属下,生时关系密切,楚王死了,甘愿殉葬而自杀也是可能的。
(八)关于殉葬器物 汉人行厚葬。
不仅有建筑宏伟的墓室,而且有品类齐全的各式器物。这些器物就质地讲可以包览金银铜铁铅、陶石玉骨漆。就功能来讲,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无所不包。但是,因这些墓葬被盗严重,为研究设置了障碍。从这些残墓中清理出土的器物来看,有楚王的葬服金缕玉衣,有装裹华丽的漆玉棺椁及玉枕等,楚王配带的主要有玉璧、玉璜、玉冲牙;有楚王的娱乐器件石磬等;有楚王生前穿戴和使用的铁质盔甲和铜铁剑戟铍矛等;有生活所用的铜鼎、锺、壶、匜、舫、鉴、镜;有楚王饮酒的酒器玉卮、玉杯、玉耳杯及玻璃杯等;有为楚王做饭所用的灶具甑、釜;有为楚王陪葬的食品鱼、鸡、牛排、狗、猪、羊等;更有为保卫楚王而特设的军队及墓内存放的玉豹、铜豹、玉兽等;还有楚王的侍从男女陶俑等;更有反映楚王权力的印章和封泥等。 综上所述,西汉楚王陵墓的建造方法可以概括为:1. 选址:皆选用石灰岩山头,因楚元王选址在楚王山北坡之小山包上,其子孙皆不得超之,所以后代多选用独立存在的小山头上。2. 定位:墓向有向南、向西和向东,独无向北者,但墓前一定要有一望无限的开阔地带,不得有他物挡其视线;同时墓道一般开在山坡上或靠近底部,墓道和甬道要与山体石头纹理走向有夹角,并不得小于45度,这样最安全。3. 墓道:在山下部或山腰,呈长条形或呈前宽后窄箕形有平底和斜坡底两种。4. 甬道:沿墓道前端向里延伸,一般早期宽而短,中期窄而长,晚期窄且短。5. 墓室:一般在墓道或甬道上有一或两个耳室,墓有前中后及侧室等。一般来讲,早期墓建造考究,主要布局在中轴线上或两侧,厕所比较明显;中期墓比较粗犷,墓室结构比较复杂;且主要室内另设木结构棺房。晚期墓则比较简约,只有前、后室和侧室;个别墓室还附有“衙属”,结构复杂,门类齐全,造型考究。6. 陵园及其他:一般墓都有陵园设施,个别墓还有陪葬墓或兵马俑坑等。
二、相关问题研究
(一)西汉诸侯王墓的形制与楚王岩洞墓的建造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调查和发掘了数十座西汉诸侯王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风俗和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西汉诸侯王墓的建筑形制亦不一致,总的来说可分为竖穴木椁墓和岩洞墓两大类,同时每个大类中又有一些不同的形制。其中,竖穴木椁墓多建造在平原地区或丘陵之上,如北京的广阳王墓、长江流域的湖南长沙王墓、安徽六安王墓和江苏扬州的广陵王墓和泗水王墓等。此类墓葬又可分为普通椁室和“黄肠题凑”两种形式,如北京大葆台的广阳顷王刘建墓和扬州高邮的神居山的广陵王刘胥墓,均为“黄肠题凑”式的大型木椁墓。岩洞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发展史上的一支绚丽奇葩,其“因山为陵,凿石成室”,整座陵墓直接开凿在山体之中,此类墓葬在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中曾盛行一时,主要分布在冀西、豫东、鲁南和苏北的丘陵地区,著名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的鲁王墓群、河南永城的梁王墓群和江苏徐州地区的楚王墓群,即是岩洞墓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处于两类之间者,如山东长清济北王墓即兼具岩洞墓和木椁墓的特征。西汉诸侯王墓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地域特征和相对独立的墓葬体系,从而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汉墓建筑艺术。
徐州地区是我国汉代岩洞墓葬的重要起源与集粹地,这种墓葬形制曾在西汉楚王国中广泛盛行,是楚国高级贵族的一种特有葬制,其中楚王为横穴式岩洞墓、楚国贵族为竖穴式岩洞墓。从时间上来看,楚元王刘交的陵墓在建造上至少要早于文帝霸陵23年,且文帝尊崇楚元王,他之所以提倡岩洞墓很有可能就是受到其叔父刘交的影响。岩洞墓之所以在西汉楚王国中最先兴起并大量存在,是与徐州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葬俗习惯以及当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等因素密不可分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徐州地处山东丘陵向南延伸带上,楚都彭城周围群山环抱,多山少土的地理条件为岩洞墓建造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二是徐州一带很久以来即有人在山中建墓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桓魋就曾在徐州开凿石椁墓,从而为西汉楚王大型岩洞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是汉初提倡的“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等文化思想观念和政治因素。四是铁质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炒钢技的出现,对西汉时期岩洞墓的建造和最终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金相分析表明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凿墓铁凿即为炒钢。
(二)西汉楚王陵墓的分期与时代特征
徐州楚王墓群上起汉初下迄新莽,是我国西汉诸侯王岩洞墓中发现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保存序列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轨迹。徐州地区的西汉楚王墓虽同属岩洞墓,但每座墓的形制结构又无一雷同而各具特色。这些楚王墓在各个时期的建筑结构和建造规模上,又与王国的兴衰命运和楚王在位年限的长短等因素息息相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早、中、晚三期较为明显的发展演变规律。现就西汉楚王岩洞墓的分期和时代特征作以概述。
早期为汉初至文、景帝时期,其总体特征表现为:“同茔异冢”即楚王与王后墓分葬于同一陵园的两座山体之中;墓葬形制为中轴线式的前堂、后室结构,墓门外部建筑宏伟,墓道长而宽敞,甬道宽而较短,其墓门外部建筑具有明显的逐步内收迹象。这一时期楚王墓的又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文帝之前,以楚王山为代表,此时的楚王岩洞墓尚处于萌芽阶段,保留有大量竖穴土坑墓特点,其主体墓室为在竖穴岩坑内用石条垒筑成室,墓顶夯筑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堆。第二阶段为文、景帝时期,此时楚王墓已摆脱了竖穴墓的影响,形成了西汉楚王墓特有的横穴式岩洞墓葬形制。墓葬结构基本呈中轴线布局,但并不完善;墓门外部建筑庞大而复杂,墓道两侧建附属的墓室或耳室,前端外部结构仍有用石条垒筑的现象,此后即全部改成在山岩中直接开凿;长而宽敞的墓道分为前后3段,其外宽内窄,逐段向内收缩;墓门2米见方,墓门后的甬道内由4组呈“田”字形的塞石封堵;墓内主体建筑相对较为简单,基本为前堂后室结构,墓门至前堂的甬道内,侧室较少或不完善,这一阶段的墓葬有北洞山楚王墓和狮子山楚王陵。第三阶段为景帝至武帝前期,以驮篮山楚王墓为代表,此时王与后的墓葬开始靠拢,分建在同一座山体的两峰,墓葬中轴线对称布局十分强列,陵墓的外部结构开始简化,墓道变成长而宽敞单重斜坡式,墓门外已不见耳室等附属建筑,但墓内建筑结构却变的庞大而复杂,表现为甬道内的侧室增加,前堂周围出现许多生活化的附属房间。
中期为武帝至西汉晚期。由于武帝时汉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这一时期的楚王岩洞墓葬在布局和形制结构上均发生了重大演变。首先表现为“同冢异穴”,即楚王与王后的陵墓建在同一座山体下,而分凿出两个靠近的墓室,两墓之间一般有◎门相通。其次是陵墓的建筑规模逐渐变小,墓葬为非轴线式布局,其外部结构较为简单,墓道单重,短而窄,末端呈喇叭口式内收,墓门宽1米比前期缩小了近一半,甬道变得十分狭长,而墓内空间增大,墓室一般以大厅为中心呈不对称的错落式分布,宽敞的墓室中部出现了特有的擎天石柱筑结构。武帝时期的楚王墓尚有一定的规模,但随着王国权势和国力的逐步减弱,至西汉晚期建造规模日益缩小,特别是王后陵墓已十分微小,完全处于一种从属地位。此期楚王墓有小龟山、东洞山和南洞山楚王墓。
晚期楚王墓为西汉末期,以卧牛山汉墓为代表。随着西汉晚期楚王国政治地位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萎缩,此时的楚王岩洞墓已走向衰落,其墓葬形制基本沿袭了中期楚王岩洞墓的一些特征,但与之相比规模更小,墓道外部入口处仅宽2米,整条墓道完全为外宽内窄的嗽叭口状,墓室的数量、功能与结构也更为简单,仅有一主、一侧两间墓室和一耳室。此时仅见楚王而不见王后墓,说明至西汉末期时王后可能已合葬为一座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