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简称慕尼黑大学(LMU),始建于1472年,是坐落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市中心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慕尼黑大学自15世纪建校以来便是欧洲乃至世界较具声望综合性大学之一,在德国大学中综合指数排名较高,也是入选德国精英大学的三所之一,德国U15大学联盟、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和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成员,其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物理、化学、医学、数学、计算机语言学等领域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在政治学、文学、医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较为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中政治学第17位,生命科学第23位,物理学第22位,艺术及人文科学第21位,临床医学及健康科学第32位,商学及经济学第16位,计算机第55位。
慕尼黑大学人才辈出,名声斐然,以35名诺贝尔奖得主在全球院校诺奖排名中位列16名。马克斯·普朗克、马克斯·韦伯、沃纳·海森堡,欧姆,赫兹,贝时璋等都曾在此求学任教。
慕尼黑大学位列2021THE世界大学排名德国第1,世界第32位;2021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46位,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64位;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51位。
申请条件
申请直接入大学最低要求:德语欧标C1、DSH2、德福16分。所有非受限专业申请人可在申请时提交德语B2水平证明,获得开学前举办的DSH考试邀请。
费用:每学期注册费126欧元,免学费。
本科申请:211院校已就读一学期或非211院校就读三学期。
研究生申请:已获得本科院校毕业证、学士证,申请专业与所学专业一致。
材料清单:APS审核证书、语言证书、大学成绩单、高考录取花名册、毕业证、学位证、获奖证书、个人简历、动机信。
慕尼黑大学申请截止日期:(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科学研究
注意科研与教学并举是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特点。在新形势下,他们更为注重与企业界的密切结合,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慕尼黑大学建立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模式:
1、高校与企业共同组成研究中心,前期的开发研究由高校承担,后期的应用研究由企业承担。
2、以研究课题和项目为主、学校与几个企业组成研究联合体。
3、高校与校外研究机构组成联合体,联合体设在大学内,所长同时在大学兼职,这种负责人的双重身份十分有利于调动研究所和高校两方的积极性,科研经费的使用也很灵活,有利于研究所对博士生的培养。
教学资源
慕尼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573年,如今,除了位于校本部的中心图书馆外,还有分属各研究所和各学院的分馆共215个。中心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基础书籍、日常书籍和一定程度的专用图书,达140万种,加上各研究所的藏书,共为440万册,与巴伐利亚州图书馆藏书量相仿。图书馆藏书每年递增约50,000册。除了位于索尔兄妹广场的大学主校区外,还有位于大哈登地区(Großhadern)的高科技园区,包含世界著名的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学中心,药学和化学院系,这些大学的研究机构与比邻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生物化学研究所和神经研究所,以及德国联邦生物医药高科技园区,共同组成了德国著名的生命科学中心。
诺奖得主
化学奖
1、海尔曼·埃米·费舍尔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现代生物化学创始人化学系毕业教授
2、阿道夫·冯·拜耳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教授
3、埃杜阿德·布赫讷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系
4、理查德·韦尔斯泰特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系毕业教授
5、海因里希·维兰特1927年诺贝尔化学奖教授
6、汉斯·费歇尔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与医学专业毕业教授
7、理查德·库恩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系
8、阿道夫·布滕安特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教授
9、奥托·汉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系
10、海尔曼·斯韬丁格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系
11、埃斯特·奥托·费舍尔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系毕业教授
12、哈特穆特·迈克尔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教师
13、格哈特·艾特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物理系毕业教授
14、皮特·德拜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物理系
物理奖
1、威廉·伦琴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威廉·韦恩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教授
3、马克思·冯·劳厄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讲师
4、马克斯·普朗克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约翰内斯·斯塔克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化学系数学系
6、古斯塔夫·赫兹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
7、维纳·海森博格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
8、沃尔夫冈·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9、汉斯·贝特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系毕业讲师
10、盖特·比尼希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教授
11、沃尔夫冈·克特勒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特奥多·W·汉施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教授
13、约阿希姆·弗兰克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
1、汉斯·斯佩曼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动物胚胎“组织者”的发现者
2、奥托·勒维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康拉德·埃米·布洛赫196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化学系
5、卡尔·冯·弗利施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厄温·内尔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君特·布罗博199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医学院
文学奖
1、托马斯·曼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
历史沿革
1472年,巴瓦利亚-兰多斯的富裕阶层在英格施塔特建立了巴伐利亚州的第一所大学。
1776年,光明会,一个致力于激进启蒙运动目标的巴伐利亚秘密社会,在英格施塔特建立。
1800年,慕尼黑大学从英格施塔特搬到了兰加德,并在前多米尼加修道院定居。在被迁到慕尼黑之前不久,慕尼黑大学有1000名学生。
1848年,国王与Lola Montez的关系引发了骚乱,导致了大学的关闭。在马克斯冯Justus的建议下,Pettenkofer Liebig在LMU接受了一把椅子。为了培养有天赋的学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马克西米利安学院成立了。第一批女性被允许进入LMU的博士项目。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阿道夫·拜尔,他成为了慕尼黑大学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得主。第一个学生代表机构成立于慕尼黑大学。
1945年,慕尼黑大学遭受了严重的轰炸,超过70%的城市建筑被毁。当局关闭了大学,Rehm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的临时校长。
1946年,7月23日正式重新开放。
1973年,28500名注册学生,雇员9255人。
1970年,新高等教育法案(Hochschulgesetz)废除了学生的工会。
1995年,“Landshuter freundesk reis”成为慕尼黑大学协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W.Hänsch与两位美国研究人员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6年的总统选举制度再次被引入:校长贝尔德胡贝尔成为总统。LMU在卓越计划的第一阶段做得很好。
2012年,在“卓越倡议”的第二阶段,慕尼黑大学成为较为成功的参与者。
2019年7月,入选德国“精英大学”名单。
以上信息源自网络,数据截止至2021年09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