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品牌网

全国服务热线:

品牌商入口
关注:  

扫一扫关注品牌网

客服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神仙居风景区
点赞: 286
为TA点赞

神仙居风景区

神仙居,地质构造独特,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六大奇观。神仙居景区分南海、北海两块,“西罨慈帆”、“画屏烟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冲夕照”、“风摇春浪”、“天书蝌蚪”、“淡竹听泉”被称为神仙居新八大景。景区南北两侧,为江南峡谷风光,林泉相依,千峰林立,气象恢弘。

  • 官方网站: http://www.zjshenxianju.com/
  • 门票参考: 110元
  • 所在地/隶属: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
  • 所属类别: 88
  • 开放时间: 08:00~18:00
  • 建议游玩时间: 0.5~1天
  • 旅游景区级别: 2015年(5A)
  • 地质公园级别: 国家级(2018年第八批)资格

基本介绍

神仙居景区是仙居国家公园核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古名天姥山,又称韦羌山。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吟诵的就是神仙居的奇幻美景。百度百科已经官方审核通过“天姥山——神仙居(韦羌山)”,这是大自然馈赠的地理遗产与千年史书客观严谨的公正记载,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描绘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大量的神幻景象,都在神仙居景区一一找到对应,令游客无不惊叹。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间县令何树萼题“烟霞第一城”,意云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

神仙居的一端是大美的山水和人文情怀,另一端则是国际范的户外旅游天堂。风正劲,正是扬帆起航时,神仙居稳健昂然的“走”在国际前列上,注定要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体育+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他正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满腔的热情拥抱世界,拥抱热爱户外自然的人们,拥抱所有年轻勇敢的心。神仙居景区希望能够以这些赛事和项目,打造出专属于神仙居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让神仙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户外天堂,成为中国5A景区中体育+旅游发展之路的先行者。

景点景观

太白梦游处

太白梦游处位于神仙居景区南门的起始处,为一块单门式石坊,额题吴昌硕篆书 “太白梦游处”。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临着瀑布岩泉,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游人至此小憩,每每浮想联翩。回视山上,常有腾身云霄之感,举首仰望,南天门近在眼前,奋力攀登,岱顶在望。太白梦游处位于神仙居南门下,往上看,天姥山直抵云天,视觉高度伟岸挺拔。登山观云海是神仙居一大特色,山中稍高处都可眺望云烟出岫,日出东方。尤其是清晨站在一片瓦之上的凌虚台,赏一轮红日跃出东海,观昂立悬崖之上的天鸡岩,此情此景正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神仙居峰峦峻峭、断崖陡直、层岩叠嶂的山体格局,流水沿山体崩裂后的岩隙切割,形成了其纵横交错的天然嶂谷、石巷。坠落的山石叠加其上,构造了神仙居一百多处“洞天石扉”。

西罨慈帆

古刹西罨寺就坐落于西罨幽谷里,据光绪《仙居县志•寺观》记载,西罨寺是宋代雪崖禅师的留居之地。明时,白塔镇厚仁村人吴时来曾在此寺发愤苦读,每天挑灯夜读到深夜,累得吐血,终于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考中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品官),相当于现在检察院检察长。吴时来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在历史上以弹劾大奸臣严嵩而名留青史。 明万历年间(1583年),僧广正有募捐重建,使西罨寺成为规模宏大、僧人众多、香火旺盛的宝刹古寺。由于代变迁及风雨侵蚀,民国末倒塌,钟声不再,今存遗址。走在古朴的石头小路上,向着林深处逶迤延伸,景色不见尽头。路的两旁,树木参天蓊郁,路外溪水潺潺,欢快地奔流,正是雨水丰沛的季节,雨后的空气甜润清新,慢慢地向前行去,幽静和清凉之感扑面而来,呼吸间盈满草木的清芬。

佛海梵音

峰海望处,万佛如列,虚谷无相,梵呗远弥,无上正法,闻者欢喜。这一片岩石群,万壑峥嵘,诸峰林立,折折叠叠,是不是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阳光打在诸峰上,投下幽深的影子,明明暗暗,虚虚实实,犹如诸佛列坐,潜心听经,梵音隐隐传来,甚是静穆和辽远,有着独特的禅美视觉意境。当我们静静地凝视眼前的这一片景,我们的心会感到无比的宁静,仿佛有一股神秘而圣洁的力量,在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们的灵魂缓缓升腾,越过狭小和束缚,抵达一个独特的精神王国,幽静、祥和、空灵、澄澈、庄严、坚定、广袤、超逸,它蕴含佛的光泽,柔和,明净,温良,呈现一种朴素又丰盈的生命景观,轻柔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愫,留下形而上的美好,以及可供恣意想象、一望无际的辽阔空间。既虚无,又意蕴丰满,空又纳万境。是的,这是一种美妙的空间感。

淡竹听泉

仙居素来以山水著称,山刚强,水灵动,山水刚柔相济,相依相衬,钟灵毓秀之地。神仙居景区亦是如此,不仅有雄伟壮美的奇峰异石,还有清澈秀雅的泉水。如果说永安溪的水像成熟妩媚的母亲,那么这里的水则是活泼泼的清纯少女。“淡竹听泉”内连官坑众景点,如蝌蚪天书、观音不等,外通淡竹休闲谷,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极富世外桃源的气息。如果从神仙居景区南入口上山,我们可以沿着官坑峡谷溯流而上。山道在树林间逶迤曲折,一路上古藤遍布,或缠绕于树木,或匍匐于道路之上,清丽幽深,古意盎然。如果在春天,在峡谷里穿行,满眼苍翠清明的绿,山道上野樱花落英缤纷,阳光透过树隙落下斑驳的光影,影影绰绰,勾画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鸟声婉转清澈地在山谷间回荡,山林愈显幽静,屏息聆听这些天籁之音,心下莫名欢喜和享受。

风摇春浪

这条凌空飞架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叫飞鹰道,栈道逶迤曲折,仿如一条丝带把整个悬崖绕了一圈,灰色的护栏依着栈道曲线起伏有致,简洁的几何线条别具韵味。站在栈道上,俯瞰脚下的万丈深渊,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惊心动魄,谷底林海莽莽,苍茫广袤,无边无际,是航拍镜头不断扫过的空中花园之壮观。沿着栈道的曲线在悬崖的皱褶间慢慢前行,移步之间景致起伏,惊喜不断,仿佛一轴水墨画卷渐次在眼前展开,形态各异的岩峰前后左右差落有致地排列着,绵延开来,放眼望去,坚硬的山体无风自动,荡开层层柔软的波纹,如果恰逢春归大地,万木葱茏,漫山翠绿衬托着伟岸的岩峰,特别是镶嵌在茫茫林海间的那片翠竹,仿佛一块绿绸,春风过处,绿波一浪盖过一浪,经久不息,一起波纹不息的还有我们一颗宠辱皆忘渐渐轻盈的心。如果碰到云雾翻滚的天气,人在绝壁上,云雾在脚下飘飞,真有着像《西游记》里诸神腾云驾雾、飘然若仙的神奇美妙之感。山水洗尘,让心灵慢慢地飞一会儿。当我们的心丰盈而自足时,当我们以一颗赤子之心亲近大自然的时候,大自然总是那么慷慨地赐予我们万美的恩典。

观音岩

站在祈愿台上,在偌大空旷的一片山野中伫立着一巍峨俊逸的巨石,双手合十作膜拜状,神情安祥,样子十分虔诚,这就是“观音”。 观音岩是神仙居景区标志,海拔919米,岩高200多米。这块岩石在过去,曾被当地人称作“天柱岩”,高耸入云,一柱擎天之意。如果沿着“淡竹听泉”的那条峡谷一路上来,你会发现步移景换,这座岩峰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来,这里,你会再次感受到神仙居景区里山石的神奇,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祈愿台的悬崖上,几棵千年老松,枝木遒劲斜逸,造型奇特,画意丰沛,透着大道自然的意味,默默地与观音岩遥相呼。

犁冲夕照

犁冲是古地名,这里的石头形状如一把铁犁,梨梢翘耸直插云宵,当暮色自谷底徐徐升起,群山渐渐在晦明的暮霭中站成硬朗的轮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将整个山谷和草木都镀上了一抹浑黄的柔光,这一抹柔光也静静地依在犁冲峰峦的怀里,这时候的犁况,就如原本铁骨铮铮的男子,因着怀抱柔情似水的心爱女子,动了缱绻心思,一脸的温情脉脉,此刻,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犁冲别有一番迷人的风采。远远地,隐约听到幽深的谷底传来清泉流动的声响,倦鸟归林,夕阳光影变幻多端,此时,天地柔和静谧极了,正是“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北宋诗人王禹偁的七律《村行》)之境,宁静,肃穆,辽远。无言伫立,屏息静观眼前瞬息万变的黄昏景象,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大自然,让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静默的力量。

南海飞渡

这座飞渡悬崖两岸的天桥长达120米,架在100多米高的深渊之上,一桥飞渡,横跨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十分恢弘。从这座桥上走过去,可以深切感受到胆颤心惊的那份刺激,也可以体验一下居高临下的那份心旷神怡,当然还可以站在桥中间感受尽情摇晃、前后左右诸景皆入眼来的那份快意。看到这个桥就会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 “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座桥成全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千古隽永,温暖人心,也寄托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心若相知,不语也怜惜;情若相眷,天上人间也无畏。现实多艰辛,但尚有想象为桥,让两颗相爱的心彼此抵达。在这里,这座桥不仅仅起到了通途的作用,它在连接两岸风景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晨光每天都是新的,暮霭每天也是新的,这座桥,会在四季的更迭中,会在漫长的时光里,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它以岁月为期,等待未尽的缘分——等待与那么不相识的人相遇、与那些相识的人再相逢。

千崖滴翠

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所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间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这些远远近近的山峦重重叠叠,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明暗相间,虚实相生,远山有势,近山见质。那些耸拔崎峋的峰石身上、头上长满草木,郁郁葱葱,每当春夏之际,新绿覆盖在旧绿之上,满山葱翠,绿意流转,仿佛可以听到汩汩流动的声音。如若遇到雨后初霁,薄雾缭绕,恍如海市蜃楼,无疑是一轴轻烟淡彩的水墨画卷,虚灵如梦,“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翠屏列画》宋 /蒋晋),正是这般景象,人若置身画卷之中行走。四时自尔行,万物自尔生,大自然的造化、山川大地何不是宇宙诗心的影现?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的心是纯净的,它归于本原,如果我们的眼睛是清澈的,它归于单纯,然后我们携带着它们去亲近大自然,你会发现,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无比真实而丰饶的神奇世界,它魔力无边,是位了不起的画师,总在不经意间随手描画出精美绝伦的景,让你慨叹,给你惊奇。而神仙居的山给了我们发现美和无限遐想的空间。

画屏烟云

此地石壁千仞,画屏天开,朝夕观晤,烟霞往还。站在观海台上,高台远眺,四周的景象可以尽收眼底,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大有曹操在《观沧海》中所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迈气慨,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波澜壮阔之感。再往远处看,可见群山起伏连绵,重重叠叠,阡陌纵横,村庄散落、河流依稀,西罨幽谷隐隐,若依栏俯瞰,但见谷底莽林如海,山泉隐匿于林海之中,不见其形,但闻其声,清越之声如歌升起,不绝于耳,甚是美妙。若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仿如屏风,画作天成,眼前正是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一词中“重重似画,曲曲如屏”所绘的景象。如果恰逢一场酣雨过后或是阴雨连绵的天气,雨水催生的云雾在山峦之间缭绕,乘着山风缥渺腾移,与山峦时分时合,时升时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而云海中的众峰亦时隐时现,或起或伏,雾海苍茫,烟云漫卷,遮断西罨幽谷,但见一叶风帆猎猎普渡慈海,构成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水墨画卷,真正的此景只应天上有。凭台以观云海万顷、波澜壮阔的情景,登高可望远,席地可谈天,凭栏临风,你会感到所有的红尘纷扰、困顿和荣辱都荡成了身后的一缕风,闭上眼,感觉自己渐趋轻盈,犹如脚踏详云,澄透如风地飞了起来,前世今生不见,来途和去路不见,天地之间只留下一片浩淼的清明。大自然赠我们以耳目盛宴,而我们还以谦卑之心,相遇后的明心见性,是拢一袖清风。

问仙桥

西罨幽谷行不远,一座小巧秀朴的石拱桥赫然出现在眼前,桥下一条清冽的小溪悠悠,从幽远的源头而来,深红色的山芒花与漫山的绿一起临水照影,水波粼粼里,满是深情厚意。石拱桥的桥身由无数块卵石砌成,生长在石缝间的蕨类植物,葱绿清雅,衬着年月久深的石桥,蓄满古意和朴拙之美。桥洞的弧线有着流水一样的柔和质地,刚毅的石头因此透着宽柔的意味,像一个暖意的怀抱,将桥下的流水轻轻揽入怀里。沉默的石拱桥在无边的岁月里,以入定老佛的姿态躬身水上,桥上人来人往,桥下流水亘古不息。水中另有一排碇步桥,与流水日夜相守,如果你喜欢与流水靠得更近一些,不妨从碇步桥上走,或是干脆脱掉鞋子,赤脚涉水而过,与流水作一回亲密的接触。

佛祖峰

神仙居三座奇峰之一佛祖峰,因其酷似如来佛祖而得名。栩栩如生的佛祖闭目颔首,神态十分安详,当清亮的阳光越过山顶,光芒从如来的背后四散开来,瞬间照亮低处的峡谷,此刻,落在阴影里的如来更见庄严神圣,观之,让人焦躁之气顿消,一颗心瞬间安宁了下来,一片澄澈。想像在无边的岁月里,在四季的轮回里,他又如何巍然静坐在这里诵读经书,内心风平浪静,不问四季流岚,不问阴晴雨雪,将自己坐成了时光本身。真正的佛一定不是仅仅供在殿堂上的那一尊像,佛法无边,佛无处不在,佛在一草一木一花的呼吸间,在鸟雀的谈天里,在一缕青烟的魂魄里,在天空,在流云,在山岚,在晨曦,在水流,在风的脊背,在你的眉间,在我的心间……面对眼前的这尊佛像时,来往游客心里皆会产生一份神圣之感。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或深或浅地潜藏着一份宗教情结,虽然未必要成为某个教派的门徒。或者说,人人皆存敬畏之心,对宇宙,对天地之间万物的敬畏。爱,善良,宽容,尊重,爱护大自然等等,人们从小被教导要遵循这些人性品质中的明亮色彩,也许,这些也正是广义上的佛法吧。“佛祖传心如指月,诗人得句在闻钟”,菩提道上,可体会菩提静境,明心见性,感受佛教予人温暖而迷人的力量。

金银台

传说神仙居是仙人所居之地,天下独绝,处处仙乡。神仙居(天姥山)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令古代皇帝和诗仙李白心驰神往。在神仙居佛海梵音区域有一座金银台,说的就是李白“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中的景色。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金银指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黄金白银,而是金光万丈与月色如洗。神仙居风景以丹霞地貌与火山流纹岩为主,处处是火山平台,寸草不生,向下看深不见底,太阳一照,金光万道,月光一照银光闪耀。傍晚时分,夕阳照射在金黄色的火山流纹岩上,泛着闪闪金光。静默伫立在山边,落日余晖金光乍现,深深记住这片纯粹的颜色,闭目仅仅用耳朵聆听山风阵阵,深深吸入来自树林的气息,没有湿冷的阴潮味道,是温暖落日的气息,是山间飘过的绿草气息。当暮色自谷底徐徐升起,群山渐渐在晦明的暮霭中站成硬朗的轮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将整个山谷和草木都镀上了一抹浑黄的柔光。而夜晚时刻,月光照射下的金银台显得无比的光亮。月光照着树,树成了银色,照着草丛,草丛成了银白色,照着大地,夜色成了凉如水。整个神仙居似乎都被银白的月光所笼罩。月柔和地把银光洒在了它的身上,光便随着它渐渐地升上天去。千年前李白登上此处,应当也是同我们一样,身心完全融化在无垠景色中,神思驰骋,襟怀浩荡,登上高高的山顶,遐想联翩,似乎真的看见仙人居住的金银宫阙。

明镜揽月

明镜台上,登高望远。夜空广袤如洗,繁星闪烁,皎皎空中孤月轮,无遮无拦,与我们赤诚相见,近得伸手可触,又仿佛一抬脚就可以走进月亮中去。如水月华温情脉脉地洒向山川大地,千崖万壑在月辉中影影绰绰,淡雅端庄,是幽深而缥缈的背景,夜岚飘忽,月华流转,涟漪轻漾,天地之间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纸上刚刚洇开的墨迹,水意尚在流转。高山之巅,每个人都可以与心中的月赴一场旷世之约,或静观,或歌吟,或把酒言欢,与眼前月畅叙一曲衷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何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月为亘古月,只一轮,又阴晴圆缺,日日如新,永无穷尽。月亮也升起在书本上,唐诗、宋词、曲赋,在文字里出没的月亮,与现实里的月亮相比,便多了份诗情画意——那意境上的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我读到月华如霜的静美;“缺月挂疏桐”是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洁情怀;“宝帘闲挂小银钩”有着清新的雅趣,它让我想起丰之恺那幅题着“人散后,一弯新月如勾”的画作;《春江花月夜》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见哲思的况味;而比喻高手张爱玲在《金锁记》里提到三十年前的月亮,说“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这种比喻新颖、抽象,又独特,颇使人咀嚼回味;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寄托了人世间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明镜台上,揽月,摘星,摘云雾,摘日出,摘晚霞,也摘诗情画意。

九思亭

神仙居,自古以来就是诗词的故乡,被誉为中国十大诗意地标之一。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虽脍炙人口,但是绝少有人知道神仙居才是这首诗的真正诞生地。也许是因为历史上的仙居地处僻壤,所以神仙居就是古时天姥山这一真相往往被许多研究者所忽略。“杏花春雨江南”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九思亭的出处就来源于这首诗。 “杏花春雨江南”,出自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柯九思,仙居人,家住天姥山麓柯思岙村,字敬仲,元奎章阁学士,是著名的诗书画三绝大家。虞集是柯九思的好朋友,他俩曾共事于奎章阁,彼时,柯敬仲遭受猜忌和诽谤不得不隐居家乡,虞集写词寄之:“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最后一句以景结情,表达了虞集对老友的思念之切,也表明了自己对世态的鄙弃和归隐山水的情怀。漫步亭中,细雨斜飞,品味典故,回想当年曾经一起江湖策马,退而一起天涯看花。今神仙居景区建有九思亭,为了纪念这位了不起的书画家。全木结构,飞檐翘角,置身于古香古色的亭式建筑中,正适合于读一读远古时光里的那首关于“杏花春雨江南”的诗篇,感受那份温婉水意的情怀。此亭包含浓浓知音情深,犹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莫逆之交。在后人的心中,这应该算藏在内心深处的柔情,一个缠绵而浪漫的梦境,也是每一个归隐者的心灵家园和情感寄托。

烟霞第一城

在神仙居的因缘道上,有一处摩崖石刻“烟霞第一城”,书法沉稳大气,笔力雄健,颇得颜鲁公神彩,乃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晋江何树萼所书。何树萼时任仙居知县,爱山川秀逸,风景独绝,遂于东岭文昌阁亲题"烟霞第一城",意指仙居山水天下第一。后人将此五个大字刻到神仙居景区摩崖巨壁上。烟霞,古代多指山水,山林,“优游泉石,放旷烟霞”,亦多指代仙人所居,《去笈七签》记“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彩云捧足“,指的就是浩瀚缥缈的云烟仙境,神仙居以云烟闻名遐迩,故于此刻碑。一场雨过后,绸缎般的云雾会在山谷间展开,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祈愿台,飘拂过南门,北门,弥漫于九思亭,明镜台。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而大风呼啸,摇撼最高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

蝌蚪崖

据文献记载,天姥山上原有石壁,刊字如科斗(蝌蚪)。对于天姥石壁上的蝌蚪文,《古谣谚》曰:”夏禹所践刻此壁。”天书蝌蚪文就刻在韦羌山的的蝌蚪崖上,布满了人工镌刻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现代大家也对蝌蚪文来历众说纷纭,去年,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摄制组带领地质专家前来仙居考察,通过攀岩、岩降等手段近距离地拍摄蝌蚪岩上的图案,并对仙居的其它岩石群落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初步证实“蝌蚪文”是一种地质演变的现象。古人在蝌蚪形状的岩壁上凿一个框,提醒后人记住自己的祖先来自黄河流域,是河妈的子孙。故蝌蚪崖上的蝌蚪状凸起是天然形成的,而长方形框则是有意凿上去的,意喻他们一段遥远且曲折得无法言说的历史,所以蝌蚪崖上的蝌蚪文是真正意义上的蝌蚪文。事实真相也许如此,也许我们永远无从知晓,但是我们当地的百姓对它的敬畏及延生出的种种传说给美丽的韦羌山增添了诸多神秘,令它愈加缥缈而迷人。

天姥峰

神仙居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景区到处是随处可见的神仙,他们千姿百态,或卧,或立,或群列,或单立,亦仙亦佛,亦儒亦道,气象万千。天姥峰位于神仙居景区南侧,天书蝌蚪区域。一奇石耸出峰端,酷似道教塑绘的“天姥”形象,长袍、宽袖,风帽披至肩头,襟袍使两足不露于外,轮廓很清晰,尤其是在晚霞放彩时,夕阳残照里,显得愈加惟妙惟肖,灵动飘逸。这便是神仙居奇景之一的天姥峰。“天姥连天像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由仙境感发诗境。天姥峰因诗歌荣耀,李太白缘仙景梦吟。最开始应是山民樵夫发现天姥偶象,遂以口头欣闻,闲暇谈资,休闲娱悦。因此成为高人名士纵情山水和放情去处的好地方。

薜萝深处

神仙居景区保留着一处尚未开放的景点,“薜萝深处”,薜萝,指隐者的衣服。元倪瓒 《寄张贞居》诗:“苍藓浑封麋鹿迳,白云新补薜萝衣。薜萝,寓含隐逸之意,多指道家修炼之所。倪瓒还给柯九思写过一首题画诗,《题韦羌草堂》,“韦羌山上草堂静,白云读书还打眠。买船欲归不可去,飞鸿渺渺碧云边。”给远在韦羌山(天姥山)居住的道友柯九思寄托思念之情。倪瓒,字元镇,又字玄瑛,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其因不得意的遭遇遂产生遁世思想,仰慕道教的超凡脱俗,逐渐和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给隐居茅山的著名道士张雨,写了一首《寄张贞居》诗云:“不但入城踪迹少,南邻野老见犹稀。狂歌衰凤聊自慰,旧学屠龙良已非。苍藓浑封麋鹿径,白云新补薜萝衣。羊君笔札谁能继,欲读灵文一扣扉。”“薜萝深处”景点,在神仙居南侧“天书蝌蚪区域”,沿着狭长的小道向山谷纵深处行,来到此处,他仿若进入一个前不见尽头后不见来路的幽秘世界,繁杂的尘事顿时化作几缕轻烟,远遁不见。也正是由于隐秘的遁世氛围导致诗兴大发,留下千古绝唱。薜萝深处地处羌山尽头,道教养生修炼要远离尘世,韦羌山清幽的环境,就是适于养生修仙之地。当斯时也,际斯境也,云霞如故,帐幔新裁。密密松梧,啸傲壶中之日月。薜萝深处绝尘纷,从此松枝煮茗,侣草木友麋鹿,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惯看秋月春风,不问今夕是何夕,只把山长水阔共签收。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门票:

110元/人

特殊人群预订标准: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的免票;70岁以上的老人持有效证件免票;军官持有效证件免票; 残疾人持有效证件免票。

B.优惠政策:1.2—1.5米的儿童购买半票55元;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学生凭学生证购买半票55元;60岁—69岁的老人持有效证件半票55元。

索道门票

上山 55元/人

下山 45元/人

交通信息

班车:从仙居汽车站乘坐直达神仙居景区的班车即可。

自驾:1.从诸永高速(温州方向)神仙居出口下(约5公里到达景区)一神仙居游客中心;2.从台金高速(金华方向)白塔出口下(约7公里到达景区)一神仙居游客中心。

荣誉及其他

2005年12月 神仙居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07年 神仙居景区被评为浙江省五十大精品景区之一。

2008年 神仙居景区被评为首批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2015年 神仙居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2017年 神仙居景区被授予“中国十大诗意地标”、“最佳体育旅游目的地”。

2017年 神仙居景区成为“世界高空花式扁带运动起源地”、“中国首个国际高空扁带运动推广基地”。

2017年9月 神仙居景区获得“2017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

相关知识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