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位于定襄县河边镇阎锡山旧居内,1989年6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阎锡山旧居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旧中国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始建于1913年, 1937年抗战爆发前停工。总面积约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存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慈幼院等27座院落,700多间房屋。整体建筑庞大恢宏,错落有致,有民间四合庭院,有典雅亭台楼阁,有古朴砖石窑洞,还有新奇仿欧建筑,融民间与官方、中国与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显示出别具一格的文化美学价值,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穿过一院东厅中间的过道,便是东花园的二院。这个院子比一院面积要小一些,但建筑上较豪华考究。栩栩如生的石雕、透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均为典型的晚清宫殿式建筑风格。在东花园三院正厅的后面,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偏旁小院,也是阎锡山经常居住、办公的地方。三十年代,蒋介石曾来此拜会了阎老太爷。
在三院的们东南方向,耸立着一座三层大楼。底层是十分宽敞的三眼大窑洞。并有一条上楼的石阶通道。上面两层则由青砖砌成,楼顶是方砖平铺,可供游人登高眺望。
在东花园的对面,是西花园。比起东花园,西花园的规模要小得多,破坏也较严重。所谓二老太爷府,即是阎锡山的二叔爷阎书典居住的府第。这里亦是个大四合院,出厦明柱,雕刻及绘画很精致。在东花园以南紧贴二老太爷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后两院相通相连的瓦房建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后院的东北角,还有一处小院,院中耸立着阎府第二个高层建筑--得一楼。此楼前可通都督府,后部以地道与东花园二院相连。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飞,祥云朵朵,簇拥着“行得通”三个大字,均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爷府的正南,还有一处院落。即上将军府,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东花园的正北隔一条道,便是颇有名气的子明慈幼院。
发展历史
位于定襄县河边镇,现为河边民俗博物馆馆。国家AAAA级景区,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以阎锡山故居为馆址。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河边村现属于定襄县),曾执政山西近四十年,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旧居,始建于1913年前后。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才建成现在的规模。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又各昌春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个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700余间,总占地面积 3.3万余平方米。走进阎锡山旧居,进了大门,是东花园一院。这是阎居里最大的一个院子。四面均建厅堂,中间是花坛、假山和喷水池,周围则是用条石、鹅卵石和青砖铺墁的雕砌成的带有装饰图案的车马环行便道。
规模
民俗馆库房面积400平方米,馆藏文物4000余件,既有历史文物,也有近现代文物,还有民俗文物。民俗馆内设有民间剪纸、雕刻、刺绣、饮食、服饰、礼仪等90多个反映晋北民俗风情的展厅以及10多处再现当年发生在阎府的重大事件的展院,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
设施
馆内现设办公室、陈列制作部、旅游接待部、旅游产品开发部、文物保卫部、资料研究部、后勤管理部等部门。先后出版有《晋北民俗文化》丛书(10卷)、《民间百业图说》、《定襄文丛》等书刊,在省级以上刊物和学术研讨会上发表和宣读论文近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