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伊通河属黑龙江流域饮马河水系支流,发源于哈达岭山脉伊通县东南部大青顶子山西北侧,流经磐石、伊通、长春、农安和德惠五个县市,在新立城水库上游纳入伊丹河、下游纳入新开河,至农安县靠山屯东注入饮马河归入松花江。河流全长283公里,流域面积7515平方公里。
景点景观
伊通河,明代称一秃河、一统河,清代称伊敦河。
发源于伊通县吉林哈达岭山脉青顶子岭北侧,向西北流,经长春市区,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注入饮马河。
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河长342.5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3‰。
在长春市郊区新立城水库以上为低山丘陵区,生长稀疏的杂木林,有水土流失现象。河谷宽1~2公里,河道弯曲,河底为泥沙夹小卵石。
新立城水库坝址至新凯河口区间为丘陵、台地,河谷宽5~10公里,河道弯曲,河底为细沙和淤泥。
新凯河河口以下,地势广阔平坦,河道弯曲,多牛轭湖,河槽较深,河底为泥沙。
历史沿革
伊通河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时的伊通河水面宽广,平时可载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间,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大会战中,她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壮举谱写了光辉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长伊通河道,沟通松花江和辽河;为确保雅克萨大会战的胜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体长7.3丈,宽6尺,船腰宽9.8尺,后身宽6.6尺,每艘装粮200石,船上载有土炮,每艘船可运兵135人。在以后的1681年至1690年间,由大小运输船组成的粮草辎重船队,以威武的长龙阵式浩浩荡荡地穿过伊通河,经古伊通边门再向黑龙江瑷珲城进发,为前线提供粮食辎重,为确保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古伊通河也因此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时期,伊通河就是一条重要的运粮黄金水道。顺治十二年(1658年),东辽河上游赫尔苏驿东北秦家屯附近,是叶赫河、东辽河域粮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马队将粮食运到乌苏城(即今伊通县城)河口和柳条边伊通边门。那时,每年春日,冰消雪化,开江开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车马络绎不绝。由于水陆交通的发展,伊通河流域的经济空前繁荣。清光绪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设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商贾云集之地,亦是满族人习武、比箭的场所,繁盛一时,有“十个营城子,不如一个箭亭子”之说。
伊通河水盛时,当在清同治年间,据《满洲地志》记载,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游河幅三丁(即河宽327米),水深一丈,沿河两岸林密如壁,水清见底;游鱼如梭”。而在下游的农安县伊通河沿岸,据民国初期县署文件记载:伊通河两岸从亮衣门到嗽叭营子,长200里,宽里许,每年夏季,水清柳绿,鸟语花香,景致宜人。
作为千年运粮古道,伊通河不仅在东北运输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汇集了有清以来东北重要的人文景观。明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有叶赫和辉发两部发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璋”,满语,意为两山间的狭隘地带;伊通河上游东西连接吉林西围场和盛京围场的一部分阿木巴克围场,是过去供朝廷打猎的地方,如今围场边缘残存边墙,场内留有封堆、烽台、老营房等遗迹和时见飞禽走兽出没的生态环境;横跨伊通河有东北大御路和东北柳条边。大御路又称“大御道”,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开设的一条由京师(北京)皇华驿经盛京(沈阳)至吉林乌拉的驿道,专为传递皇帝圣旨及官文用。其间设驿站37处。东北大御路及驿站反映了清廷交通文化及习俗,是伊通河流域重要的旅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