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邓稼先故居主题建筑名为铁砚山房,原本为清代书法篆刻艺术大家邓石如(邓稼先六世祖)故居,因邓石时任两湖总督毕源所赠铁砚而得名,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为了提高故居可看性,六年前当地政府曾将这里修缮一新,以更加丰富饱满的面容展现在大众面前。铁砚山房为四进穿斗式瓦房,层层进入内容各不相同。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守艺堂”正厅,第三进为“燕誉居”,第四进主要功能为仓库。
房间布局最大程度地展现了邓稼先与其家人曾经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邓稼先省钱用过的衣物、鞋帽、书籍等都是其妻子许鹿希和邓志平等亲属所赠,床铺、立柜、座椅、墙体等都带有很强的岁月感。
翻看邓氏族谱你会惊奇的发现“虎父无犬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邓稼先可以说出生于真正的书香世家。六世祖邓石如是邓派篆刻创始人,父亲邓以蛰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良好的家庭教育背景对邓稼先产生了重要影响。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邓家祖屋,后随母亲和姐姐搬迁至北京。他的父亲邓以蛰曾任当时我国众多高等学府(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哲学系教授,并且与杨振宁之父杨武之为多年老友,在北京求学的过程中,邓稼先与同校的杨振宁也成为好友。
回望邓老一生的峥嵘岁月,一定绕不开这几个词语:奉献、坚持、爱国。1950年,只有26岁的邓稼先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四年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学业结束后,美国政府试图用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让他留在美国,但想到身后的祖国至今仍然陷入水深火热中,他毫不犹豫放弃轻而易举便能得到的金钱和地位,只身回到祖国投身科研事业中。
由于常年劳累奋战第一线,晚年的邓稼先积劳成疾,即使在弥留之际仍然挂念着祖国的科学事业,与于敏合著了一份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用一腔热血助力中国科学发展。1986年,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他临终前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国防事业,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拉得太远……”。
“神品”邓石如影响着数代人,也使得故居书香飘溢,叹为观止。在邓石如的影响下,五横乡文风昌盛,人人爱好舞文弄墨,涌现出不少农民书画家,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之乡”。
在被西化了的“小洋楼”和红砖黑瓦的夹缝中,铁砚山房这样一座园林建筑更加显得突兀。铁砚山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邓石如一生浪迹江湖,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由武昌归来,次年营建房屋,以清代两湖总督毕源所赠铁砚命名曰“铁砚山房”,山人亲书匾额悬于门前。
古朴的木门,爬满青藤的院墙,院里葱郁的树木,以及老屋特有的气息,让人不禁对时间的流逝产生怀疑。两百年过去了,铁砚山房依旧矗立,只是那挥墨养鹤的山人早已仙去。
铁砚山房主体建筑为穿斗式砖木结构,共四进。第一进为三开间的门厅,有邓石如之子传密题写的“铁砚山房”隶书门额。二、三进为两层楼阁式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二间。第二进正厅三开间,名为“守艺堂”,两弹元勋邓稼先,就出生于“守艺堂”西住房内;第三进名“燕誉居”。第四进为仓房。主体建筑两侧为斋馆庭院,旧有“求声馆”、“挹翠楼”,外围为花园。
嗅着这满院的花香和青草味,听老人讲着发生在这邓家大屋的故事:在与徽班进京的同时,一位名叫邓石如的安庆怀宁人骑着毛驴也走进了京都;他以书法和篆刻的杰出成就,震惊了朝野,其作品被人们推为“神品”,并独辟出篆刻艺术中的“皖派”。他就是一身渔翁装束的邓石如……清嘉庆十年(1805)阴历十月初四日酉时,邓石如卒于“铁砚山房”家中。
现在的邓家大屋依旧山清水秀,有了大学生,有了硕士,也有出国留学的。铁砚山房所蕴涵的精神力量还在不断滋养着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