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成功大学(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简称“成大”,为中国台湾南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北台大、南成大”之美誉,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是分享“迈向顶尖大学计划”5年500亿补助的研究型大学,已发展为学科规模全台第2名的综合大学。台湾地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台湾四所老牌“国立”大学(台清交成)之一,台湾综合大学系统成员之一。在亚洲高校综合排名上仅次于台湾大学,位列全台第二。
成大前身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31年)创立于台南市现址的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1949年,国立浙江大学一部分迁往台湾并入台南工专,1956年改制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1971年改制为“国立成功大学”。
台湾成功大学校本部位于台湾省台南市,并由相互紧邻的8大校区组成,另拥有安南校区、归仁校区及云林县斗六校区,总面积达187公顷。截至2017年3月,成功大学有专任教师1327人;专任研究人员364人。学生20,280人。44个学士学位点、102个硕士(含24个在职硕士专班)学位点、56个博士学位点。
1927年,台湾总督评议会第五次会议中,对于如何普及实业教育所采取的方策之问题,决定设置与工业有关之专门学校。
1928年7月,由于此时台湾已有两所高等商业学校(台北高等商业学校及台北高业学校台南分校),世论强烈表示实在太多,故文教局决定废掉"台南高等商业学校"(校址在今永福国小),并新建一所工业专门学校。
1929年,台南州政府赠地52942坪做为校址。
1931年,于台南市小东门外创立“台湾总督府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即如今的成功校区,创校之初设有机械工学科、电气工学科和应用化学科。
1931年3月16日,在该校及台北高等商业学校(校址在今台湾大学徐州路校区)举行入学考试,共409人应考。3月23日,发布录取通知,第一届录取机械工学科25人、电器工学科25人以及应用化学科22人。
1932年10月27日,公布成大第一首校歌。
1934年3月16日,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共计60名毕业生,听众约五百人。
1940年,机械工学、电气工学二科增为二班,应用化学不增班,惟将电气化学组独立电气化学科,共设四科六班,同年增设土木、建筑、电气化学等三科。
1942年,改制为“台南工业专门学校”。国民政府接收后,地址为“工学路”。
1944年,机械工学科改称机械科,电气工学科改称电气科,应用化学科改称化学工业科,电气化学科依旧。增设土木科及建筑科二科,总计有一院六系。
1946年2月,改称为“台湾省立台南工业专科学校”,同年10月再升格为“台湾省立工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等6系。
1956年,改制为“台湾省立成功大学”,不久道路也更名“大学路”。
1971年,改制为“国立成功大学”。
2014年9月20日,成立药学系,校方表示,教育部管控大学设立药学系,该系隶属医学院下,透过医学与药学合作,致力培养国内优秀的药学研究人才。成大药学系首届招收30名新生,入学成绩分布在75级分至73级分之间,原始录取分与台大药学系的录取分数差距不到1分。成大药学系为6年制,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科学、生物医学科学、药学科学、流行病学、社会药学、药事行政管理科学、临床科学,未来发展包括药事照护、制药发展等。
研究成果
台湾成功大学首创养殖动物快速增重技术,饲料换肉率比同时期同条件养殖的动物多出30%至40%,养殖成本减少3成,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危机。这项技术已授权转移给多家岛内外知名企业,抢攻全球每年新台币30兆的养殖饲料市场。
连续三度与五度蝉联获“产学经费与效率”及“产学合作成效广泛程度”榜首。
学校四度荣获教育部颁发“争取企业机构产学经费与效率”国立大学校院组第一名。
学校研究总中心荣获2012年台湾产业创新奖-绩优产业创新学术奖。
学校研究总中心所属马达科技研究中心荣获2012年产业创新奖-年度科专楷模奖。
学校研究总中心所属抗体新药研究中心张明熙主任所研发的“治疗介白素20相关疾病之抗体新药”,荣获2013年杰出生技产业奖之“年度创新奖”。
研究总中心所属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陈宗岳主任以“降低动物饲料转换率之免疫技术”获得 2012 杰出生技产业奖。
2013年,台湾成功大学前校长、成大特聘讲座教授赖明诏,获2013年“总统”科学奖,表彰他在生命科学的卓越研究及贡献。
2015年11月9日,成功大学航空太空工程学系团队发表“成大Ⅲ型混合火箭”,1000公斤级推力成功发射,并突破重要关键,证实混合火箭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可实用阶段。
校名
1947年,时任台湾省立工学院院长的王石安请台湾省主席魏道明为校命名,当时考虑的名称有“延平”、“成功”等与郑成功有关者。期间因环境因素,历经十年仍无定论,最后以“成功”为名以纪念延平郡王郑成功开台之功。在校名英文翻译的部份,原本曾经考虑以“NationalKoxingaUniversity”作为英文校名,当时政府考虑以北京发音故未用。
校训:“穷理致知”;在成功校区内成大博物馆与工科系馆间设有一座钟楼,是为精神象征所在。
成大历史上有两首校歌,分别为日治时期台南高等工业学校校歌,及现行版本成功大学校歌。
作词:戴曾锡
延平拓土兴邦地,百年孕育,文物辉煌。
学府临沧波浩瀚,雍容弦诵,桃李芬芳。喜天下菁英荟萃,不辞千里,来集斯堂。迈向顶尖迎理想,止于至善,耀彩凤凰。莫辜负英年岁月,本致知穷理,大道宏扬。
附注:因时移境迁,各地校友曾多次建议修订校歌,期间历经多次会议讨论,经决议:基于尊重历史传承与著作权法,现有校歌应予保留,另请文学院组成校歌研议小组,朝重新创作方向公开征求新作品。文学院组成之校歌研议小组多次开会讨论,并于学校网页公告,广征意见。经考量校歌有其时代意义,基于尊重历史传承与著作权法,乃建议保留歌曲,且以原版、修订版并陈歌唱,并经2007年10月3日96学年度第1次校务会议修订通过。
校徽
校徽的设计是融入了古典与近代,古典的部份是日治时期就存在的凤凰花设计样式,近代的部份则是再加上一口钟(铎)和五颗梅花,钟的部份则象征校钟,或曰一口铎,为学术地位的象征;梅花则代表着学院。以成大有九大学院来看,梅花是应该再增加,才能更精确的表达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