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品牌网

全国服务热线:

品牌商入口
关注:  

扫一扫关注品牌网

客服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点赞: 20
为TA点赞

#公园主题乐园#

济宁泗水民俗游乐园

民俗游乐园就建于济河两侧,是泗水城区居民日常休息娱乐的较大场所。泗水民俗游乐园位于泗水县城东济河畔,由农民企业家田均民于2001年投资兴建,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园内设有民俗博物馆、儿童游乐园、奇石园、风景园、小型动物园(40多个品种),旅游商品展销。 是融访古探源、学习游玩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被命名为“县级青少年教育基地”。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古城路与珍珠泉路交汇处西
目录
1景区简介
2民俗民风
打排斧和拉粮船
“二人斗”
舞狮
仙鹤舞
3路线推荐

景区简介

济宁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平均气温为26.1℃,最高26.9℃;冬季寒冷干燥,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0.4 -1.9℃;春秋两季较为干旱。全年平均气温为13.3-14.1℃,气候宜人,出游以春、夏、秋三季为宜。

民俗民风

打排斧和拉粮船

是两种直接从运河民俗生活中演化而来的艺术。前者是由造船习俗中而来,后者由漕运习俗中而来;前者成为一种敲打音乐,后者成为一种民间舞蹈。打排斧,俗称捻船。是运河岸边排船工匠由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敲打音乐。工匠经若干工序将船排好,木工活基本完成,便要进行捻船填缝了。捻船,就是为船下水后防漏水,要将船板与船板之间的缝隙用斧凿把船腻子砸进去。捻船工作量不小,为鼓舞士气,消除捻船时单调声响给人的厌倦,捻船工匠们统一行动敲打成一种音乐———打排斧。

打排斧的乐器,实际上就是捻船用的工具,即斧、凿。演员也即捻船的工匠,人数不限,根据船的大小,或十数人或数十人。演员围船体而坐,一手持斧,一手握凿;领号人则于船底中部钉一铁钉,用锤敲打,以为号令。领号声起,众人谐合。打排斧曲牌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凤凰三展翅》、《老虎大龀牙》、《狮子大偎窝》等。“乒乒乒,乓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由慢到快,由快到慢,把船腻子捻进去,剔出来,剔进去,又捻出来。斧凿的铿锵声,船体的共鸣声,自然浑成节奏鲜明、清脆动听的乐曲。一家捻船,周围数百米都可以听到打排斧的曲调声。打排斧还常常引来数十乃至数百人助兴寻乐的渔民,有的情不自禁也操起斧凿加入行列,自寻快活。拉粮船,是流行在微山、鱼台运河岸畔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时,饰纤夫的演员摹仿于运河中拉漕船的习惯动作,随着打击乐起舞。此舞,由起航、航行、闯闸、闯滩、搏击、靠岸、欢庆等七个段落组成。所表现的拉粮船的生活情景,惊险生动,动作粗犷,很具观赏性。拉粮船的表演者,旧时常与端鼓腔艺人联袂出演于各渔村中。

“二人斗”

在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回林村,活跃着一支民间艺术剧目“二人斗”,一人扮演,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她成了民间艺术花园里一支独特奇葩。

“二人斗”原名两鬼摔骨碌,传说在明末崇贞年间,天下大旱,连续几个月不见一滴雨,地里的禾苗都晒死了,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当时政府无能,吏治腐败,政治黑暗,逼迫的群众背井离乡,到处乞讨,糜儿卖女,民不聊生。面对炽热的高空,人们渴望早日下雨,长沟镇回林村的群众也和全国各地的群众一样,心急如焚。村里有几个年长的老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祈求苍天降雨,经过讨论,大家一致把心中崇拜的灵圣“龙”作为祈雨的吉祥物,决心举办一次“龙灯会”,拜求龙王降雨。于是,全村老少一齐动手,集思广益,经过一个多月的忙活,扎制了一条长约20米多长的巨龙,活龙活现,栩栩如生,龙身上都按距离布置了腊烛,腊烛点燃舞动起来,在夜色的苍穹中婉如一条真龙在飞腾。同时,为了烘托人们虔诚的祈求气氛,人们还别出心裁,制作了两个打斗的小鬼,两个小鬼打斗情景意在表示“下雨”与否的争斗。经过虔诚的祈祷后,人们选择良辰吉日舞龙求雨,也许是村民的真诚感动了上天,“龙灯会”刚进行了一个多时辰,只见东南角慢慢升起了一层层乌云,不大一会儿,便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豆大的水滴落了下来,继而是倾盆大雨,人们欢呼起来,雀跃着,纷纷双膝下跪,向天空叩头,感谢“龙王爷”,一场甘霖润泽了人们干涸许久的心田。从此,人们每年都在天旱季节举办一次“龙灯会”,为了避开农忙季节,人们就把“龙灯会”设在了每年的年末岁首的正月里举行,久而久之,约定成俗,便形成了当地的民俗。

每年春节过后,回林村的群众自发举办一次“龙灯会”,祈求“龙王爷”保佑人们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年举办“龙灯会”时,只有舞龙和二人斗,后来,逐浙增加了舞狮、花车、花船、大头娃娃、踩高翘等剧目。在众多剧目中,二人斗独领风骚,倍受群众喜爱,表演者是一个年轻人,把道具套在身上,这是个力气活,很消耗体力,一般都是身强体壮的小伙子表演,道具是两个容貌奇特、面目怪异的“小鬼”,搂抱在一起打斗、摔跤的造型,他们或怒目圆睁,或怒发冲冠,或咬牙恨齿,皆表现为“斗气”之表情。能否把二人斗演活,关键在于表演者高超的演技,“横看成岭侧成峰”,表演者的腾、挪、跌、宕、侧翻、后转、仰俯、横卧等动作,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两个小鬼打斗的姿势形态,逼真感人,栩栩如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剧目萎缩了,而二人斗则倍受群众喜爱。现在的民间艺术“二人斗”传人李昭然从10多岁就跟老人学习此门技术,如今,象他这样乐意研究“二人斗”的人已经不多了,他的师兄师弟们或投身商海,或改做其他的了,惟有他依然情有独衷。为了使这项民间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他积极培养后人,从村里挑选、培养了20多个热爱这项民间艺术的年轻人,利用农闲季节传授指导他们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李师傅不断推陈出新,使艺术精益求精。在第一届孔子艺术文化节开幕式上,任城区选派的长沟“二人斗”艺术队在李师傅的指导下,一举成名,充分展示了长沟民间艺术形象,从此,长沟“二人斗”成了民间艺术花园里一朵奇葩。

斗鸡是梁山流行的一种群众性娱乐活动。早在宋代末年,梁山就有斗鸡活动的记载。两鸡相遇,或怒目对峙,或伸喙强攻,或腾空扑打,或闪转腾挪,你一招我一式,互不相让,拼死争斗,场面热烈,情趣横生。

舞狮

俗叫“弄狮”。是民间一种为老少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它与舞龙齐名,故有“弄龙弄狮”的俗谚。

“弄狮”和“弄龙”一样,只流行于集镇。扮狮的由年青人担任,执狮球的是指挥人,同时配合锣鼓的节奏进行“弄狮”。

狮头是用竹扎为骨,围上白布,施加彩绘而成;狮身则用一张六、七尺长的蓝布或黑布为披;外面垂着以各色麻结的缨络为狮毛;还有那灵动的耳朵,绿色的眼睛,血红的大口,维妙维肖。

仙鹤舞

属于道具舞,古代流行于济宁一带。仙鹤舞其道具为象形的仙鹤,人在鹤中驾驭表演名曰“白鹤仙子”。表演时为丹顶母鹤一人领舞,八只幼鹤随舞,舞姿飘逸、 潇洒,队形变化多端,情趣高雅。60年代初前卫歌舞团整理后作为出国节目,受到国外艺术家的好评。

山头花鼓戏,民间演唱艺术。历史比较悠久,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在邹城市流行演唱的花鼓戏以大束镇山头村较为出名,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山头花鼓戏。花鼓戏根据唱腔的不同,有南路花鼓和北路花鼓之分,山头花鼓属北路花鼓。花鼓戏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初,由于艺人家境贫困,演唱花鼓戏被当作维持生计上门乞讨的工具;后逐渐发展到规模较大的集市卖艺;再后,经几代艺人的丰富发展,形式趋于稳定,唱腔更加丰富,乐器搭配也更加协调,逐渐走上了舞台。

山头花鼓戏的音乐(唱腔)十分独特,有"九腔十八调"之称。曲牌虽少,但变化多端。较主要的曲牌有花鼓调、拧绳、小莲子等,一个戏中一般只用两个主要唱腔,分里角和外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邹城市有关部门配合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对山头花鼓戏进行了发掘、整理,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花鼓戏的内容。现存剧目有《北圆》、《过江》、《大赶脚》、《王定保借当》等70余个。

梁山斗羊由来已久,远近闻名。梁山斗羊的品种,均为小尾寒羊之公羊,有白、黑、花等色。斗羊有两种玩法:自由抵和拉开抵。由于斗羊训练有素,你来我往,势均力敌,有的斗几十个回合仍难分胜负,围观者呐喊助威,场面非常热闹。

路线推荐

旅游商品屋——民俗博物馆——雪山草地——动物园——儿童乐园——奇石盆景展——园中湖

相关知识文章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用户提供存储空间服务,凡本站注明"由注册用户上传提供“的内容,均属于用户提交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于用户或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时间删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