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千人石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积0.19平方公里。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虎丘山往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整个平原地区第四系冲积层之下都分布着侏罗系火山岩。景区现有面积100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旅游窗口,虎丘屡获殊荣。
景点景观
剑池
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二大景点,一是虎丘塔,另一个就是剑池了。称它为剑池原因有三个,一是如果您从上面看,这池宛若一把平铺的剑;另一原因是传说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故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秦始皇与孙权都曾来这里挖过剑,剑池就是由他们所挖而成的,其实剑池是天然形成的。剑池可以说是虎丘最为神秘的地方,传说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在这里。虎丘中最引人入胜的古迹名胜就是传为吴王阖闾墓的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看,“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二个红色的字体是“剑池”,传说这是中国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四个蓝色的字体是“风壑云泉”,这是中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书写的,这四字将这里的景色完全概括于其中,意思是您站在这里侧耳可听风声,举目可观赏岩石,抬头可观云彩,低头可看流泉。
真娘墓
真娘确有其人,原名姓胡,名瑞珍,北方人。从小父母双亡,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随同自己亲戚一起逃亡来到苏州,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坠入了苏州阊门外的一个妓院——“乐云楼”,她虽为青楼女子却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书画,是苏州一位绝色佳丽。当时在苏州有一个大财主,名叫王荫祥,他用重金贿赂老鸨,企图在真娘那里留宿,真娘知道这次难以逃避,为了保持贞洁,她上吊自尽了。这使王荫祥内心大受震惊,于是为真娘筑了这个墓,并且发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的墓上题写一些诗词,真娘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与杭州另一名妓苏小小齐名,被誉为“香魂”。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海陵陈鐄访得遗址,建亭其上,立石刻书“古真娘墓”四字。
断梁殿
“断梁殿”,也是虎丘的二山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上面的主梁是断的,它用两根木料建成的,它的建成主要是运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这断梁下有一排斗拱相托,通过斗拱将中间所承受的力分散到四周,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然后再靠两边的琵琶吊、四个角上的棋盘格来支撑四周,从而达到节省大木料的目的,在建造此殿时,全殿不用金属构件坚固,只用竹木钉榫,所以也就显得更为珍贵,它被誉为是千年不倒的断梁殿。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轻轻敲打这些碎石,有咚咚回声,所以又叫响碑。
虎丘塔
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古老苏州的象征——“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公元961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塔七层八面,塔高47.7米,说它是斜塔,它到底倾斜多少呢?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它的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度59分,虎丘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这座塔是江南现存时代最早,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的一座佛塔。这座塔却是斜而不倒,所以更显得它的珍贵,由于在全国仅存此例,因此该塔无论在建筑科学,造型艺术、历史研究等各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年沧桑的见证,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
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在墙的二边刻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相传为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桂林陶茂森所书,由他处移置于此。拥翠山庄是苏州一座无水的园林,它是晚清赛金花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的,这座建筑总平面呈纵长方形,占地一亩多。结合虎丘山的天然山坡所建,为台地园格局,依山势分四个层次,每层布局不同,景色富于变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
憨憨泉
该景点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当时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目疾,也就是现在说的“白内障”,虎丘山的方丈因为可怜他,收他做一个挑水和尚,但是当时挑水的路很远,有一次他挑水途经这里,因为感到累,于是就坐在这里休息,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在梦中它梦见一位高僧对他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后他就用双手触摸这片地,在这里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说明这地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大约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一脉泉眼涌了出来,治好了憨憨的眼睛,因这口井是他所挖所以取名为“憨憨泉”。
试剑石
“试剑石”在登山石径东侧,巨石中裂如剑截。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召来了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为他铸剑。满期那天,他提着“莫邪”剑来到了虎丘山,将此剑献给了阖闾,阖闾为了试其剑的锋利,对着这块石头手起剑落,就将这块石头一劈为二,这就是有关试剑石的传说。当然大家都知道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把这么一块石头一劈为二,事实上,这块石头是典型的火山喷出岩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这样一条大缝,酷似剑劈。
二仙亭
这亭子原来是宋代建筑,重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在这亭子中有两块石碑,分别雕着二位神仙,一位是陈抟,另一位是吕洞宾。相传有一天这二位大仙在这里下棋,一位樵夫看到,于是就走过来看他们下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可是谁也不认识他,后来人们从他的衣着猜想他是几千年以前的人。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说明虎丘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亭中有两幅对联,一副是:“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
千人石
又名“千人坐”,在上山路的尽头,是虎丘的主景区。旧志云:“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故名。”《吴地记》曰:“虎丘泉石,其最胜者剑池,千人坐。”《吴郡志》云:“生公讲经处,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削,乃他山所无。”现石上刻有“千人坐”三个篆字,是胡缵宗所书。相传吴王阖闾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父亲葬于虎丘山,但是等墓筑完之后,夫差就要想了这么多的人都知道父亲墓的所在地,如果有一天他们手头缺钱的话,就很有可能一起结伴而行来盗墓。于是他想了一个奸计,一天他召集了这一千多个工匠,请他们喝酒,并且观看鹤舞,等到深夜,乘他们都醉的时候,命他手下官兵将这一千多人统统杀死,据说当年他们的鲜血把这块石头染成了红色,每到下雨天或阴天时石头就特别的红,现在看这块石头,它仍然是红颜色的,当然不是古代工匠的鲜血,因为虎丘的岩质是酸性流纹岩,它的石质原本就是红色的。最为奇怪的是它中间凸起来的两块岩石,它们的四壁非常整齐,宛若用刀所劈而成,但这却是天然景观。
西溪环翠
西溪环翠也是虎丘历史十景之一,原为唐高士甫里先生陆龟蒙祠堂,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甫里先生二十四世孙陆肇域即石成基,凭林起栋,仿甫里别墅八景而筑,旧有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斗鸭池、菊畦、竹堤诸景。至清咸丰年(1862)惨遭兵燹,景点几成废墟,沦为郊农菜畦,后来成为景区的花房,2004年经重新修复,正式对外开放,在原址重修环翠阁、清风亭、桂子轩、斗鸭池等景点,新增镜台云梦、篱门幽竹、聆音榭、垂花门、野山石景、循环水景诸胜。据《虎阜志》和《桐桥倚棹录》中有关虎丘花市的记载,构筑了“镜台云梦”古戏台,为今后花会民俗表演提供合适的场所,台前构筑由千吨野山石堆叠而成的假山群,与虎丘山系一脉相承,勾勒出一个花神广场,演绎一段虎丘花神的传说。利用如今山西侧竹林蔽日,曲径通幽的环境,恢复完善《吴都法乘》所载的“小竹林”景点,在竹间隙地造竹篱草舍数间,开挖埋没多年的古井“绿玉泉”,将竹林中的清涧迂回至环翠阁、斗鸭池等景点,同山后的云在茶香景区遥相呼应,重现了“林皋生众绿,西溪春欲来。野旷鸟声静,风和花意催”的历史胜境。
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里集中了苏派盆景精品600多盆,占地25亩,建筑面积144平方米,主要有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两个展示区域。苏派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个重要流派。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近代又有较大的发展。
致爽阁
致爽阁,又名“虎伏阁”,在虎丘塔西南面,位于山的最高点,旧为“小五台”,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清朝康熙八年间圈入行宫,咸丰十年毁于火,现存建筑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这里陈设的一套明式家具非常精湛。在这里远望可看到狮子山,这头狮子正伏着在地上回首望虎丘,这就是著名的“狮子回首望虎丘”景观。此外高阁幽雅,平台旷朗,俯瞰平畴远野,令人神清气爽。
御碑亭
御碑亭在塔院内,大雄宝殿后面,宋时称御书阁,元时为妙庄严阁,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改建为御书亭,至乾隆末年御书亭共有三处,清咸丰年间,均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江苏巡抚崧骏因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均驻跸虎丘,故又动工建亭岩巅,亭内奉有宸墨·今御碑亭之北壁,镌有康熙御诗。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淡季(1、2、3、6、11、12月):60元
旺季(4、5、7、8、9、10月):70元
交通指南
公交:
从火车站、汽车北站出发至虎丘的公交线:游1路、游2路;途经虎丘的公交线:8路、949路、32路、46路;从汽车南站出发至虎丘的公交线:103路转游1路或游2路。
自驾:
1、杭州方向:
苏嘉杭苏高速苏州园区出口下高速,上南环东路高架,南环西路高架,福星路出口下,走桐泾南路,桐泾北路,转虎丘路,可达景区南大门。
2、上海方向:
沪宁高速苏州东出口下,转国道312直达虎丘北大门。
3、南京方向:
沪宁高速苏州新区出口下,转国道312直达虎丘北大门。
景区文化
民俗文化
历史上,虎丘的山水名胜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交流聚会的场所,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浓厚民俗风情和吴文化特色的游览集会活动,有春之牡丹市、夏之乘凉市、秋之木樨市,清明、七月半、十月朝的“三市三节”,每逢市、节之时,苏州百姓邀约齐聚虎丘,或赏国色天香之牡丹,或享清幽旷远之凉风,或闻沁人心脾之木樨。还有著名的中秋曲会和元宵灯节。明袁宏道在《虎丘记》中写道:“虎丘……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张岱《虎丘中秋夜》中写道:中秋夜的虎丘,人们“皆铺毡席地而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清顾禄《清嘉录》载,元宵灯会时苏州市民齐聚虎丘,张灯结彩的灯船游弋于虎丘山塘河。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诞生了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著名弹词《玉蜻蜓》,《三笑》的主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虎丘一带。虎丘的民俗活动还促进了当地民间工艺的发展。《红楼梦》中的薛蟠泥塑小像即出自虎丘民间艺人之手,还有虎丘花露、草席、工艺品。这些民俗活动、民间故事和民间工艺流传至今,现虎丘每年仍举办春之花会、秋之庙会。虎丘的“三市三节”、曲会、灯会是民间非物质遗产的珍贵传存,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虎丘还是历代文人画家的创作源泉,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灵感,写下和绘就无数诗文书画法。虎丘的自然、历史、文化、民俗,就是一部浓缩的苏州简史。故有“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之说,独享“吴中第一名胜”的美名。
帝王文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10月27日下午,康熙皇帝玄烨至山塘,又从山塘河乘画舫来到虎丘门前。康熙步入山门,由五十三参登上大雄宝殿,行完佛礼,来到平远堂。康熙帝对虎丘的奇峰怪石、名胜古迹兴趣浓厚。康熙帝第一次游览虎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五年后,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又将下江南,准备再游虎丘。来之前,下了一道谕旨“将江南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课税与蠲除。”江南百姓被免税后,无不欢欣鼓舞。苏城官民为感激康熙帝的厚恩,纷纷捐资,将虎丘修葺一新,以恭候大驾。修葺后的虎丘,在悟石轩处新建了万岁楼,楼高三丈六尺,重檐复角,临千人石的南面开启轩窗,两旁分列画栏,楼上则朱栏四围,方棂三面,上悬“万岁楼”金匾,中立御碑一座,高一丈九尺八寸,碑座雕龙,上刻康熙免税谕文。
康熙帝在这两次游历后,又四次来游。最后一次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还在山上行宫住了一夜。他熟悉虎丘、理解虎丘、钟情虎丘,激发出满怀的诗兴豪情:他为虎丘山寺题写雅名“虎阜禅寺”。从此虎丘寺改称虎阜禅寺,金匾至今高悬于头山门。“路接天阊”为虎丘以山塘直通古城阊门而题,当年挂于二山门。“香界连云”、“仙镜澄辉”、“云光台”、“青云境”、“天光云影”均为当时的大小佛殿所题康熙帝看到虎丘远处山色迷人、近处林茂馆多,白公堤柳色映照,欣然书联“山光茂苑来书几;柳色金阊入画图”。他倚窗俯视,看到近流远波,其上还浮着画船,便提笔写道“花棹浑疑浮碧汉;倚窗常似俯清流”。他见虎丘云烟缭绕,台榭高筑,挥笔写道“烟霞常护林峦胜;台榭高临水石佳”。楹联由现代人钱大礼书,挂于悟石轩。他凭高远眺,郊外青山如画,夜晚月影照帘,挥写“四面岚光俱入座;一轮蟾影恰当帘”此联现由当代苏州书画家谢孝思书,挂于平远堂.他面对虎丘的苍松翠竹、云气岚光,挥写“松声竹韵清琴塌;云气岚光润笔床”。他有感于周围波光映月、山色秀美,又书“波光先得月,山秀自生云”。此对现由当代书法家沈迈士书,挂于千顷云阁。当年,康熙帝书写的匾额对联,高悬在虎丘的殿堂楼阁,使虎丘的山光水色在帝王的幽思豪情中升华,生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士大夫文化
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参与了虎丘的修缮和文化活动。如晋代顾恺之,六朝顾野王,唐代颜真卿、李白、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陆龟蒙、皮日休,宋代苏轼、米芾、绍隆,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王鏊、沈周、文徽明、唐寅、张岱、袁宏道,清代吴伟业、朱彝尊、洪钧、陆润庠等。王珣、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别业又舍宅为寺,使虎丘成为江南士大夫文化的土壤;唐代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三位曾任苏州刺史的大诗人,都对虎丘情有独钟并留下诗文,白居易为方便民众往来虎丘,组织开掘山塘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说虎丘是“含真藏古”;南朝顾野王赞虎丘是“抑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唐代李阳冰以篆体书题写了“生公讲台”;著名的文学作品《三言二拍》、《红楼梦》、《儒林外史》都写到虎丘,《红楼梦》中的薛蟠泥塑小像产自虎丘;在苏州的地方戏和弹词《三笑》、《玉蜻蜓》等剧(曲)目中,更是一再以虎丘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当代大作家陆文夫的成名作《小巷深处》中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相见也安排在了虎丘山上,园艺大师周瘦鹃也写有《访古虎丘山》游记散文。
宗教文化
自东晋王珣、王珉舍宅为寺,佛教文化绵延千年。东晋著名高僧竺道生(355—434年)在北方传播“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遭到摈遣后来到虎丘继续弘法,他提出了“顿悟成佛”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学说,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是一次突破。至今,虎丘山上还留有遗迹。南朝陈代和隋仁寿元年(601),山寺始建佛塔。此后,虎丘山寺更发展为一座规模宏伟的著名佛寺。唐初,为避太祖李虎讳,改名“武丘报恩寺”。南宋时,高僧绍隆在虎丘山寺创禅宗临济宗“虎丘派”学说,绍隆因此被后人尊为临济十二祖,其影响至今不衰,日本禅宗四十六派中,出于绍隆流派的有三十六派。元、明、清各代,虎丘山寺屡有兴建,香火鼎盛,名播远扬,是吴地重要的佛教圣地。今“虎丘禅寺”匾额为清康熙皇帝御题。虎丘还有多处道教遗存,历史上形成了前佛后道的格局,在后山构成了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到小武当、中和桥、石牌坊、真武殿、玉皇殿一组系列道观建筑。清嘉庆年间所建“二仙亭”内,勒有记载道教名人吕洞宾和陈抟在虎丘相遇对弈的石碑。养鹤涧因“清远道士养鹤于此”而得名。这里山石层叠,流瀑悬崖,显示出道家崇尚的清远意境。
建筑文化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二山门等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丘不仅有寺包山的特色,还是四方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处,晋代顾恺之赞虎丘为“含真藏古”之地,南朝顾野王留有“抑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的赞叹。唐代颜真卿、李白、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陆龟蒙、皮日休,宋代苏轼、米芾,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王鏊、沈周、文徵明、唐寅、张岱、袁宏道,清代吴伟业、朱彝尊、洪钧、陆润庠等等都对虎丘绵延千年的士大夫文化作出了贡献。由状元洪钧倡议建设的拥翠山庄,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依山而筑,是江南园林中少数台地园之一,其利用山体地形起伏变化,营造亭台轩榭,布局灵活,巧于因借,融园景于山景之中。山东坡的万景山庄,是当代园林艺术与苏派盆景艺术完美结合展示的典范。
地方特产
虎丘白云茶
虎丘白云茶,相传最早就是由陆羽栽培而成的。白云茶,又叫“雨前茶”。据文肇祉《虎丘山志》记载:白云茶“僧房皆植,名闻天下。谷雨前摘细芽,焙而烹之,名曰‘雨前茶’。”此茶明代列为贡茶。虎丘白云茶原产地为安徽歙县,后引入虎丘,在后山约有10亩地用来种植1万余株白云茶,因其口感极佳,引得游客慕名来品茗,后虎丘景区成功注册“云岩茶”这一商标品牌,但因茶叶产量有限,每年仅20余斤,故只在虎丘景区内部的冷香阁、云在茶香两处茶室有售。
虎丘席编
苏州虎须席,清代,苏州虎丘附近居民用蒯草编制草席。顾禄《桐桥倚棹录》:“蒯席,出虎丘者为佳,见《姑苏志》。山塘只一二店而已。别有蒲席、篾席两种。昔年环山居民多种蒯草,织席为业,四方称‘虎须席’,极为工致,他处所不及也。今种蒯草织席者,浒关为甚,然虎丘地名尚有号席场弄者。”如今虎丘席编已不多见。
苏州泥塑
《红楼梦》第67回里写到,薛蟠从苏州带了两箱东西给母亲和妹妹薛宝钗,其中一箱是从虎丘带回的“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苏州泥塑名目繁多,质量不等,统称为“虎丘耍货”。清代山塘街知名的耍货店鳞次栉比,当时苏州一些富贵人家子弟热衷斗鸟,拿泥人代替金银珠宝,充当赌资。
虎丘花卉
虎丘花卉历史悠久,名闻天下,尤其是香花,在虎丘栽植的历史相传已近千年。旧时,虎丘一带农户以莳花为业。每天黎明,虎丘山塘街到虎丘正山门都会形成花市。比较有名的花有茉莉花、白兰花和玳玳花,卖花女把茉莉花和玳玳花扎成各种花球、花束,又用麦秆编成小巧玲珑的“花茧”,内装白兰或玳玳若干朵,到城里沿街叫卖。吴侬软语,花香袭人,为旧日苏城一景。如今,到虎丘游玩的朋友仍能在头山门处看见挎着竹篮,吆喝叫卖茉莉花、白兰花的老妇人,阵阵香味袭来,不妨也戴上一两朵,既应了景,也美了心。
线路推荐
线路一:
头山门→断梁殿→拥翠山庄→憨憨泉→试剑石→枕石→真娘墓→孙武练兵场→千人石→二仙亭→虎丘剑池→第三泉→石观音殿遗址→虎丘塔 →大殿→书台松影→云在茶香→小武当
线路二:
小武当→虎丘塔→大殿→虎丘剑池→千人石→孙武练兵场→真娘墓→试剑石→万景山庄→西溪环翠→头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