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遗产
当年贬谪惠州的大文豪苏东坡与寺中主持结为挚友,往来苏州必寄寓寺中,并用诗词相赠,后人勒石寺中,传为佳话,寺中曾建有苏公祠,如今《苏文忠公宋本真像》和《苏文忠公祠募修诗碑》二碑尚存。定慧寺与罗汉院相距不远,在寺中就能看见双塔探出挺拔的身姿,如同两支神来之笔,书写着千年风骨。罗汉院双塔和正殿都是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所建,惜清咸丰十年(1860年)正殿毁于战火,仅存遗址,现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汉院双塔东西对峙,相距甚近,从外观和结构看它们几乎孪生,所以俗称“兄弟塔”或“姑嫂塔”。双塔为八面七级砖构仿木楼阁式,砖面用红黄两色粉饰,塔身逐级收分,直入云霄,表达了精巧秀美的江南风格。塔基为石砌八角形,四面设垂带踏跺。底层原有木构的副阶周匝,二层以上塔身设有平座腰檐,腰檐各用三层板砖与菱角牙子交错叠涩,顶覆灰瓦,翼角如飞。平座下用叠涩和栌斗等,原有栏杆已无存。塔身有八角形倚柱和方槏柱隐出,柱头承阑额,无普拍枋,每面有壶门或假破子棂窗,各层错开布置。除顶层外其他各层各面用补间铺作一朵,底层为一斗三升,二至五层为单抄计心造四铺作,第六层为双抄偷心造五铺作,二至七层的转角铺作在两边各出30度的斜栱,令栱用鸳鸯交手栱。塔内除第五层为八角形外都是方形塔心室,各层用交错转换45度的“错角结构”,以加强塔身稳定性,楼板由角柱、斗栱等撑托,塔内有木梯可登临,但估计考虑到安全因素已取消。塔刹与塔身相比显得特别高耸,全部铁制,由刹座、刹杆、覆钵、相轮、露盘、宝葫、链条等构成。双塔在不同的角度和光线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姿态,或玲珑,或高大,或深沉,或张扬,但自我感觉还是从北面逆光下看双塔最有型,那种比翼双飞的升腾之势给人以力量。
罗汉院正殿遗址在双塔北面,根据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测绘复原可知,该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似正方形,单檐歇山顶,三面有回廊,前出月台。遗址上保留了部分地栿、柱子、柱础、覆盆等石制构件,柱子有圆形、八角形和瓜楞形三种,有的整根完好,有的不足半截,但它们依然倔强地屹立于风雨之中,展现了劫难之后的无所畏惧,也展示了“残缺的美才是真实的美”,不少残柱“古为今用”摆放起泛着绿叶的盆景,好比是老朽的树桩又孕育出新的生命。这些石柱以前檐柱最为精美,在圆形的柱身上用压地隐起的技法雕刻出缠枝花卉和华生童子的形象,柱础为礩形,覆盆素平或同样为缠枝花卉和化生童子图案,它们是印证《营造法式》石作雕刻制度的重要实例,这些宋初石雕线条流畅,构图洗练,技艺精湛,可以想象出宋朝人所追求的风雅生活和精神世界。
罗汉院东、西、北三面的回廊以及庭院的各个角落还散落着宋代以来的众多砖石雕文物,无论是圆雕的飞禽走兽,高浮雕的人物形象,还是线刻的几何纹样,繁缛也好,古拙也罢,都闪动着古代匠人智慧的光芒。在寂寞无边的冬季,在寂寞无边的罗汉院,在寂寞无边的建筑和石头之间,是一场寂寞无边的无声对话,墙角那些遗失了首级的罗汉造像如有声,会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