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博物馆介绍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三个馆名一套班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
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建馆初期馆名为“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更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利于对鸦片战争遗址的管理,又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分别管理沙角和威远岛诸炮台遗址。1999年12月,海战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收藏、研究、陈列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博物馆基本陈列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陈列是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原陈列《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建成于1989年,因年代久远,已无法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现陈列2011年6月24日建成开放,展示面积2500平方米,展线全长450米,展出文物209件套、历史图照324幅。该陈列受到广大观众、文博界同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产生了轰动效应。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陈列展览位于虎门海战博物馆内,展示面积4967平方米,文物1860件,图照、艺术品1400余件,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展览讲述了战前的中西世界、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该陈列荣获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第一届(2015-2016年度)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
虎门故事
《虎门故事》是一个从渔村到名镇,从渔民到市民的城市发展史,是传统中国、乡村中国朝着现代中国、城市中国发展恢弘史诗中的一章。《虎门故事》通过对虎门历史文化遗存的搜集、整理、展示,以期传承虎门的人文精髓,记录人与城市的史记,让虎门的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让虎门的光荣与梦想熠熠生辉。虎门故事生动精彩,虎门今天流光溢彩。
馆藏实力
鸦片战争博物馆藏品类别包含石质类、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其他金属器、竹木漆器、纺织品、皮质类、牙骨器、林则徐书法、通草画、铜版画、其他类展品。涉及销烟池的木桩、木板;林则徐手书的对联、条幅;抗英时用过的武器;当年缴获英军的洋枪、洋炮等珍贵的实物资料。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120幅,截至2019年末,鸦片战争博物馆共有藏品数804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8件/套。
石质类
清嘉庆广东水师提督署门前石狮:通高157.5厘米,长130厘米,宽63.5厘米。
清道光十八年“创立虎门义学记”石碑:碑座长167厘米,宽53厘米,高47厘米;碑身高277,宽103厘米,厚18厘米。
玉石器
清翡翠玉烟台:直径5.8厘米,厚1厘米。
清绿松石串珠:1串58粒,每粒直径1.2厘米,重159克。
中华民国寿山石雕老人摆件:通长5.3厘米,通宽3.3厘米,通高5.3厘米。
清四品铜鎏金底座青金石珠帽顶:底座直径3.1厘米,高6厘米。
陶器
明石湾窑绿釉陶盖罐:高16.7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9.9厘米,腹径15.8厘米。
汉绿釉陶罐:高15.3厘米,口径7.9厘米,底径11.1厘米,腹径17.8厘米。
中华民国龙纹紫砂茶壶:高10.6厘米,长19.5厘米,宽12.8厘米。
汉绿釉长身陶罐:高33.1厘米,口径8.0厘米,底径11.1厘米,腹径16.8厘米。
瓷器
明青花菊花纹瓷罐:口径7.6厘米,底径7.6厘米,腹径18.5厘米,高15.1厘米。
中华民国粉彩人物六棱瓷花盆:口径16.7厘米,底径11.0厘米,高13.3厘米。
清褐釉外国人物夜壶:高14.8厘米,长21.0厘米,宽13.0厘米。
铜器
中华民国铜烟勺:长11.7厘米,勺口径2.7厘米。
中华民国玻璃罩铜镂刻金钱花卉纹鸦片烟灯:高10.7厘米,直径7.9厘米。
中华民国铜镶骨烟拔:通长17.7厘米,通宽3.2厘米,厚0.7厘米。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免费,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参观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8:30-17:30
寒假:8:00-17:30
暑假:8:30-18:00
注:《虎门销烟》、《虎门故事》展览、画廊逢周一闭馆检测维护保养(国家法定假日除外),陈列大楼逢周二闭馆检测维护保养,其他区域照常开放。
交通指南
乘3A路东莞公交车可达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乘16路东莞公交车可达海战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57年,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建馆初期馆名为“林则徐纪念馆”。
1958年1月1日,在虎门镇口林则徐销烟池旧址与玉虚古庙之间的区域内建成了“林则徐公园”和“林则徐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1972年,兴建了“抗英群雕”,林则徐纪念馆更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
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利于对鸦片战争遗址的管理,又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
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分别管理沙角和威远岛诸炮台遗址。
1989年,由杨鸿勋设计的虎门炮台造型的陈列大楼建成,同时对纪念馆馆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建成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门楼。将“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碑”改建成“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并在碑前安装林则徐铜坐像。
1999年12月,新筹办的海战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合为一个单位。
2014年6月26日,鸦片战争博物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上线。
建筑布局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地处虎门镇镇口村大人山下。林则徐销烟池旧址位于馆区内,此外还设有抗英雕像、林则徐塑像、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具有炮台神韵的陈列大楼及《虎门销烟》基本陈列。其中《虎门销烟》基本陈列,分为鸦片的由来、鸦片贸易、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尾声五个部分,展示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严禁鸦片、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历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雄伟画卷。该展览荣获2011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优秀奖。
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坐落在东莞市虎门镇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背山面海,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该馆是一座全面展示鸦片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该馆以《鸦片战争》为基本陈列,以全新视角再现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分为“鸦片战争前的中西世界”、“中英战前冲突与广东军事防御”、“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沉沦与觉醒”等七部分,共展出文物1860件,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该陈列充分吸纳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备较高科学品质;遵循“一件文物就是一座博物馆”的理念,致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地展现鸦片战争完整历史;利用多维展示空间,对文物展品进行仓储式密集展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融益智性、趣味性、导览性于一体。该展览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弘扬林则徐、关天培等清朝爱国官兵同仇敌忾、抗击外敌的民族精神,深刻揭示“落后就会挨打”这一沉痛历史教训。该展览荣获2016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优秀奖。
沙角炮台
沙角诸炮台位于虎门镇沙角社区,地位扼要,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与大角炮台相对斜峙,构成虎门海口第一道防线。在虎门缴烟时,林则徐曾偕同邓廷桢亲赴沙角炮台调度,收缴鸦片。在鸦片战争中,陈连升副将与守台将士在炮台谱写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英雄壮歌。沙角炮台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海防炮台,是瞻仰炮台雄风、凭吊英雄忠魂的得天独厚的场所。开放的遗址有:沙角门楼、濒海台、临高台、捕鱼台、节兵义坟、林公则徐纪念碑、功劳炮、克虏伯大炮等。
威远炮台
威远诸炮台旧址位于虎门镇南面社区,包括威远、镇远、靖远、蛇头湾、定洋台及山顶营等,属虎门要塞的第二道防线,炮台群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1841年2月,民族英雄关天培坐镇靖远炮台指挥官兵与英军激烈战斗,最后壮烈殉国。威远炮台群在鸦片战争及其后来抵御外国侵略的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历经了屡次的破坏与重修。
所获荣誉
1996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1月,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
2004年7月,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2016年12月,鸦片战争博物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2018年,鸦片战争博物馆荣获“最佳展示推广奖”;
2020年5月18日,鸦片战争博物馆荣获“最佳导览服务奖”;
2020年12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