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公元310年,为了纪念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而修建。祠墓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壑,山汇水抱,形势雄壮,给人以人杰地灵之感。太史祠虽建筑规模不大,形式气派却与司马迁的人格、文章一样,超拔于群。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国传统对称布局限制,形成高峻挺拔之势。太史祠墓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代表性实物史料。
景点景观
景区内有彰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等主要建筑景点。
交通指南
公共交通
在韩城市普照路、黄河大街、南关等地可以直接搭乘旅游公交前往,票价3元,直达司马迁祠景区,旅游公交大概每10分钟一趟。
自驾
从西安绕城高速上京昆高速(G5),行驶182.2公里左右,从芝川/G108出口下高速(经芝川收费站),上G108国道,大概500米左右即可到达。
建筑特色
祠的北侧,断崖壁立,高约一百公尺。在祠前凭高俯视:黄河绕其前芝水漾乎左,西枕梁山之岗,南临千仞之祠院四周都是用砖砌起的数仞高的朵墙,远瞻俯瞰,备极雄伟。院内有数十株参天古柏,再加上竞芳花木,充分显示司马迁的伟大人格与万代名香。
在司马迁祠院的后面,苍松掩映着司马迁的墓茔,这座形状极似蒙古包的八卦墓,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敕命改建的。在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此时《史记》已在全国广泛流传,司马迁进步的民族观不仅为汉民族所接受,他主张全国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也正符合金元统治者的需要。忽必烈不仅在《史记》中看到了进步的民族观,同时也找到了本民族发展的渊源,他以为正是司马迁这位汉族史学家为更多的少数民族记录历史。于是他按照蒙古人的习惯,为史圣改修了这座蒙古包形样的砖砌圆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