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北部大宝镇境内,是距离成都最近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的自然保护区。该区于1996年经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1.5平方公里。
森林公园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86.7%,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绚丽的森林景观为开展森林旅游提供优越的条件,由壳斗科、樟科、胡桃科的乔木树种为主构成的天然次生林形成了繁茂葱郁的阔叶林景观;冷杉、柳杉为主的针叶林景观浓郁伟岸;以腺果杜鹃、长蕊杜鹃构成中低山杜鹃林景观,花蕊怒放,光艳四溢。
森林公园地文景观十分丰富,如莽山对峙、崖壁陡峭的回龙峡,山涧幽深的宝印寺,峡壑险邃的“一线天”,深邃神秘的循龙洞,怪石嶙峋的奇石滩等。由碧波荡漾的凤鸣湖、怒涛倾注的龙吟瀑、明澈如镜的碧玉潭及溪流、温泉等构成的水文景观或宁静、或欢乐,以及金腰带、刘天官开金矿、会仙桥等众多民间传统构成的人文景观,令游人遐想连篇。森林公园主要游览区有回龙沟、凤鸣湖和杜鹃海、回龙峡、幽涧奇石及宝山温泉理疗度假区。
保护对象
植物
维管束植物164科695属1770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57属,151种;种子植物139科,638属,1619种。保护区内古老、特有的种数十分丰富,原始古老植物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多种植物。保护区植物中属中国特有属约有22属,占全国特有属数的11.22%,这些特有的属大都为单种属和少种属,如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串果藤、大血藤等。
动物
在保护区的58种濒危动物中有兽类25种,占四川濒危兽类总数的43.9%。其中金丝猴、金猫、云豹、水獭、大熊猫等为濒危物种。保护区内已知的四川珍稀和特有脊椎动物有100多种,占全省特有种类的36%左右,既有横断山地区特有种类,也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还有亚热带的种类,更有古北界的特有种类。如兽类中纹背鼩鼱、蹼麝鼩、马麝、高山姬鼠,也有藏酋猴、毛冠鹿、岩羊和松田鼠等。鸟类中有绿尾虹雉、藏马鸡、橙翅噪鹛。两栖爬行类有大鲵、四川龙蜥、玉锦蛇、紫灰锦蛇、洪佛树蛙等。鱼类有成都躐、彭县似滑、齐口裂腹鱼、青石爬鱼兆和壮体鱼兆等,其中成都鱲和彭县似鱼骨只分布在彭县的湔江,为彭州的特有种,数量甚少,为濒危物种。
地理环境
地貌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龙门山褶皱带的中南段,地质上属于横断山东部,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段的典型地貌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最低海拔1480米,最高海拔太子城4818米,由于地形剧烈切割,山谷成“V”型和“U”型发育,相对高差悬殊,形成山高坡陡谷窄的地貌特征。区内水文属长江支流沱江发源地之一,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水文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流属沱江水系湔江上游。本区河流主要有银厂沟、龙漕沟、牛圈沟汇集区内50余条岔沟之水注入湔江,湔江流经境内20余公里,据有关水文资料,湔江年均流量26.3立方米/秒,枯水期2.11立方米/秒(12月到次年的3月),最大洪水流量4490立方米/秒左右(8—9月),落差大,水流湍急,河水终年不断,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气候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形和海拔的影响,气候具有下列特点。气温垂直分异明显,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随海拔由低到高分别为: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中温带、山地寒温带、山地亚寒带。降水量多,降雨集中,多暴雨,冬季以固态降水为主,年降水量966.9毫米,年蒸发量980毫米左右。雨日多,日照少,湿度大,年日照时数1300—1400小时,年无霜期278天左右。全区极高气温和极低气温分别为29.8℃—5.1℃,年平均气温12.3℃,大于0℃以上积温4000—5000℃,山地年平均气温递降率为0.6℃/100米,区内气候适宜大熊猫可食竹生长。